金融業已成為天津重要支柱產業
劉菲菲
近日,天津市第十二次黨代會在津召開。從統計視角回眸,天津持續發展韌性的金融業與優勢行業聚集的新型金融業攜手并進,儲存新優勢,加速天津金融業發展邁上新臺階。
金融業不斷創新發展韌性持續顯現
天津市第十一次黨代會以來,天津堅持新發展理念,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力推進服務實體經濟、防控金融風險、深化金融改革三大任務,金融業已成為天津重要支柱產業。
2016年,天津市各類金融機構數量6355家,經過五年的發展,2021年末已擁有近7000家金融機構。據天津市統計局統計數據顯示,2021年,天津市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累計3184億元,2021年實現金融業增加值2153.18億元,占全市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13.7%,快于全市地區生產總值0.5個百分點,對天津經濟發展拉動作用明顯。
2017年天津市海河產業基金正式啟動,四年來,海河產業基金不斷放大政府資金撬動效應,服務壯大實體產業,39只母基金穩步運營,規模達到1282.6億元,共帶動項目落地185個,實際返投金額1269.8億元。中電科材料子集團、愛旭科技、華熙生物、礪鑄智能、瑞博生物等一批重點產業項目相繼落地。
同時,綠色金融、農業金融得到大力發展。2021年末,天津市綠色貸款余額4039億元,占全部貸款余額的9.8%,是2016年末的1.5倍,年均增長8.0%;農業金融貸款迅猛發展,2021年末,13家村鎮銀行涉農貸款余額2402億元,是2016年末的14.3倍,年均增長70.2%。
新型金融業茁壯成長優勢行業集聚發展
天津市第十一次黨代會以來,天津充分利用政策優勢,以融資租賃、商業保理、融資擔保等為代表的新型金融業茁壯成長,逐步形成了門類齊全、覆蓋廣泛的金融機構服務體系。
據天津市統計局統計數據顯示,2021年末,天津市共有融資租賃公司1500家,比2016年末增加324家,金融租賃公司12家,比2016年末增加3家;融資性擔保機構50家,比2016年末增加9家;保理公司637家,比2016年末增加257家;第三方支付公司44家,比2016年末增加12家。
其中,融資租賃業發展迅速,處于全國領先水平。近年來,天津的融資租賃業務規模始終占全國的三分之一,特別是在飛機、國際航運船舶、海工平臺租賃業務方面更為突出,租賃跨境資產占全國80%以上,成為全國同行業的排頭兵。
據了解,天津開展“支持企業通過融資租賃加快裝備改造升級”工作,天津租賃資產服務平臺有限公司在自貿試驗區內開業運營,國家租賃創新示范區建設不斷加快。2021年末,天津市法人融資租賃公司1500家,資產超過2萬億元,穩居全國前列。
五年來,天津商業保理行業密集增資“加速跑”,跑出了多個全國第一,也打造了天津金融創新“名片”。在產業聚集方面,在津設立保理公司近700家中,央企占全國半數以上;在業務規模方面,保理企業資產規模近3000億元,發放保理融資款本金超200億元,雙雙居全國第一;在模式創新方面,完成了國內首單跨境雙保理、首筆跨境人民幣保理業務、首單完全基于交易信用的TABS產品,發行了全國首單公司債券。2021年末,天津市共有商業保理機構644家,資產總額2843億元、融資款余額2308億元,資產總額、保理融資款余額躍居全國首位,集聚效應顯現。
- 11-7· 數字金融助力全球經貿發展 成降本增效“助推器”
- 11-7· 數字金融助力全球經貿發展 成降本增效“助推器”
- 10-28· 擴大金融服務業對外開放 多項試點措施將復制推廣
- 10-21· 北京將金融科技專業人才納入職稱評審
- 10-17· 天津:金融“活水”灌溉科創“新苗”
- 8-26· 金融“活水”助力廣東清遠麻竹筍產業發展
- 8-26· 創新“金融特派員+物流運輸”模式,助力物流普惠小微企業發展
- 8-1· 為金融強國建設注入動力 多領域改革深入推進
- 5-16· 安徽:金融活水來 “首位產業”旺
- 2-5· 中國已成為全球數字經濟發展最快的國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