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錫“小電動”連年出口增長超30%
電動二輪車,這個穿梭在大街小巷的“小電動”如今正向著個性化、高端化、國際化發展,展現出強勁的發展勢頭。作為“中國電動車之鄉”的錫山,疫情期間的表現尤其亮眼。據悉,近3年來錫山電動二輪車及零部件產業外貿出口額保持超過30%的增長速度,今年上半年預計增長超過40%。此外,新型儲能等有利于提升續航能力的“黑科技”加持,讓這個傳統產業煥發新的活力。
“中國電動車看江蘇,江蘇電動車看無錫。”在電動二輪車業界流傳這樣一句話。相關數據顯示,全球市場中95%的電動二輪車來自中國,累計出口10億輛,其中錫山產能占全國四成,這也意味著全球每3輛電動二輪車,就有1輛是“錫山造”。近日,記者在雅迪科技集團總部看到,立體化的生產線持續高速運轉,空中的吊臂將車架、外殼等零部件精確運送到每個工位,工人們熟練組裝完成后,車輛會輸送到下一個環節進行檢測。“政府為我們協調供應鏈和物流,每隔幾天還會派人進廠設點進行核酸檢測,助力企業防疫生產兩不誤。”該公司執行董事沈瑜說。據區商務局負責人介紹,目前錫山電動車企業訂單十分充足。
新日股份的展廳里有一批琳瑯滿目的出口產品,它們有的像山地自行車,有的像摩托車……“我們的產品在國際上很有競爭力,‘出海’是我們近年來布局的重點。”新日股份負責人說。目前,錫山的電動車已出口到近100個國家。“從長期看,未來的5到10年,電動車出口或將出現快速上漲態勢。”江蘇省自行車電動車協會名譽理事長陸金龍預測,受疫情影響,國外消費者的出行理念正朝著“綠色單獨”的方向轉變,導致電動車出口增長。隨著中國企業“走出去”的同時,國際上的先進管理理念、發展要素也在加快“走進來”。以設計為例,雅迪、臺鈴等企業紛紛引入國際設計人才,推出的產品先后獲得國際設計獎項。借力國家級摩托車及零部件外貿轉型升級基地、國家火炬計劃無錫輕型多功能電動車產業基地等眾多“國字號”品牌,新日等龍頭企業累計擁有超千項專利,每年推出上百個新品。
如今,一批外形時尚、“黑科技”加身的電動車正展現出自己的競爭力。從充電一小時就能讓車輛行駛200多公里的石墨烯電池,到整合“三電系統”(電機、電控、電池),讓車輛騎得更遠,爬坡更有勁的省電系統……一系列新技術的加入正在推動產業升級。在雅迪科技集團總部研發實驗室里有多款電動車油泥模型,其造型科幻,色彩多樣,不乏中國元素。“現在的年輕人喜歡追‘國潮’,喜歡個性化表達,我們在設計時就要考慮柔性化生產需要,滿足不同消費者需求。”沈瑜說。(馬悅)
- 9-30· 無錫職院為企業提供智能倉儲解決方案
- 8-19· 上海:電動垂直起降航空器加速高飛
- 8-15· 無錫商品房“以舊換新”3.0版發布
- 5-16· 無錫新政聚焦小微特機器人產業發展
- 4-8· 無錫推動形成產學研深度融合創新體系
- 2-1· 無錫至江陰城際軌道交通工程開通運營
- 11-16· 電動化數字化夾擊下 汽車后市場“大考”將至
- 11-9· 江蘇無錫啟動中歐產業創新區建設
- 11-6· 江蘇無錫:依托產業發展 支撐充分就業
- 9-11· 江蘇無錫:打造科技金融生態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