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豐推充值卡現錢荒 困境下快遞企業轉型分析
擬借殼上市后,順豐加大力度推廣充值卡的消息再度引發了外界關注。業內指出,無論是上市還是推廣充值卡,都反應出順豐“錢荒”的問題。盡管近年快遞市場異常火爆,但在激烈的競爭下,快遞價格持續走低、相關成本不斷上升、利潤減少、企業資金緊張的問題不容忽視。快遞企業正遭遇困境,亟待轉型。
電商助力 我國成最大快遞市場
2011年到2013年間,我國快遞行業業務量分別為36.73、56.85、91.87億件,呈現穩中有升的發展態勢。2014年我國快遞攬件量達140億件,同比增長51.9%,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快遞市場,并且快遞行業已經連續4年保持年均增長幅度超過50%。2015年我國快遞行業攬件量為206.7億件,保持了40%以上的高速發展。
2014年快遞行業收入突破了2000億元,2015年,快遞市場收入達到2769.6億元,同比增長35.4%,整體呈現出高速發展的勢態。
電商是近年快遞市場快速發展的最大“功臣”。前瞻產業研究院提供的《中國快遞企業市場競爭分析及企業競爭策略研究報告》指出,2010年前后,電商成為快遞業務的主要增量,之后快遞市場便迎來了爆發式發展。2014年,電商平臺天貓與淘寶產生的快遞包裹占中國快遞市場份額高達60%以上。2014年淘寶天貓的銷售總額2.27億元,占到了中國網絡購物總額的81%。按照這一數據進行推測,電商對快遞行業的貢獻超過了7成。
微利時代 快遞企業問題多多
2011年全國快遞件平均運價達20.7元/件,到2015年時只有13.4元/件,跌幅達35.1%。企業不斷涌入快遞市場并加速擴張,隨之而來的是同質化與惡意低價競爭,受此影響,快遞企業盈利能力大幅降低,2007年快遞業毛利率還有30%左右,目前已下滑至5%~10%的水平,進入微利時代,企業資金捉襟見肘,亂象也隨之浮現。
快遞行業本身的行業特性就是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加以運作,同時在運作的過程中還需要不斷地投入資金用以擴大消費市場和完善技術、設備與服務。由于資金限制,一些企業放棄了對快遞員的素質培養,同時由于利益驅動,快遞企業對員工進行壓榨,這最終使得行業整體服務水平低下,顧客投訴居高不下。
未來,快遞行業微利甚至無利特征將進一步凸顯,只有資金充足、盈利能力強、提供高水平服務的快遞企業才能幸存,并重新占領市場。
三方向轉型 快遞企業奪食8000億元市場可期
綜上,前瞻產業研究院認為,快遞企業脫困,需要從加大科技投入、拓展融資渠道、提供定制化優質服務三方面突破。
快遞企業應在原有的網絡優勢的基礎上認識差距,加大科技投入。通過大數據、云計算等高科技來加快貨物遞送水平,提高管理運作效率,減低運營成本,增加貨物運送過程中的透明度,以便客戶能實時掌握信息,最終實現以高科技而非價格來領先市場,吸引客戶。
資金對快遞企業生存至關重要,因此企業應當重視融資。融資一方面能夠緩解資金不足帶來的矛盾,另一方面也能夠幫助企業轉型升級發展,打造自主品牌,提高自身競爭優勢,最后實現企業的上市。因此,對于民營快遞企業而言,雖然已經完成了原始積累,但在目前的激烈競爭下,要進一步發展與壯大,通過上市、戰略聯盟、出售部分股權或銀行貸款等方式來拓展融資渠道,增加資本是必不可少的一步。
服務繼包括原有的服務水平提升,也包括新型個性化服務。隨著城市電商市場逐漸飽和,異質化發展和新興市場極為重要,企業需要在社區物流、農村物流和跨境物流等細分行業上提供定制化服務。
- 3-31· 驛站效率翻倍!良田快遞出庫儀實測:1秒1件、0漏掃、免云存儲
- 3-31· 多家企業“跑馬圈地” 布局智慧城市
- 3-31· 數字化轉型“做什么”“怎么做”?首個國家標準明確了
- 3-10· 物流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核心:數字化運營的實踐與價值
- 2-24· 外貿企業開啟“忙碌模式” 外貿進出口一派蓬勃景象
- 2-3· 河北省企業工業設備上云率連續四年全國第一
- 2-3· 以龍頭企業引領集群式發展 超百個億元級項目落戶光谷
- 1-27· 快遞業迎來年貨寄遞高峰
- 12-30· 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再提速
- 12-9· 促進企業通關便利 海關總署推出十六條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