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生態資源異地變現 西湖淳安攜手飛出新天地
編者按:跨越山海牽手,共富路上同行。去年5月,中共中央、國務院明確提出支持浙江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一年以來,浙江務實探索,扎實開局。近期,浙江在線特別聚焦山區26縣及其山海協作支援地,推出原創報道“共同富裕|1+1計劃”,并啟動公益活動“共同富裕|民間期待征集計劃”。通過走近一對對攜手同行的“伙伴”,我們將探索浙江各地的共同富裕之道,聆聽他們邁步未來的新期待。
浙江在線6月6日訊(記者 陳雷 海報制作 鄭嘉欣 通訊員 方雯怡 陸昕)從千島湖到西湖,自綠水青山間飛入高樓大廈,產業的“火種”跨山越海,在另一片土地生根發芽。借飛地經濟推動生態資源異地變現,西湖與淳安的山海攜手,讓“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在兩地間有了新的注腳。
從看山是山到點綠成金
村集體增收有了“定心丸”
入夏時節,自杭州市區驅車出發,沿著白小線一路環湖進入淳安石林鎮,公路兩旁,湖光山色靜謐無聲,一幅安寧祥和的生態畫卷徐徐舒展。
一湖秀水、滿目青山盡收眼底,茶園村黨支部書記張福根心里是從未有過的欣慰。近兩月,村里陸續迎來好消息:今年還未過半,村集體已經完成了整年的收益目標,2018年從銀行貸出的150萬元生態公益林貸款,已經于4月還完最后一筆錢。“日子正在過得越來越好。”放在幾年前,張福根想都不敢想。
茶園村位于80.13%縣域國土面積都在生態紅線內的淳安。“在生態保護的‘緊箍咒’下,我們很難引進工業,對引進企業的要求也很高。”張福根說。一邊是無法開源的村集體經濟收入,另一邊,村內老年食堂補貼、工作人員工資、基礎設施修繕及建設經費都是無法節流的村集體支出,這讓村集體經濟情況頗為窘迫。“村里入不敷出,我們只能去向鎮里要錢,我說你們不給撥錢,這年過不了。”張福根說。
年年要錢,雙方都很無奈。除了固定的生態公益林補償,入目的山水還能如何點“綠”成金?轉機出現在2018年年底。張福根記得,石林鎮政府召集幾個村的干部,告訴他們村子可用生態公益林補償收益權作質押,向銀行貸一筆資金,投入淳安在西湖的飛地項目,享受穩定的年收益分紅。彼時,茶園村每年有40余萬元的生態公益林補償,70%發放給村里近600口人后,村集體能拿到手的只有30%。
“這筆錢擱在銀行也沒多少利息,不如投進去。”村民(社員)代表達成了一致想法,在此支持下,茶園村拿出當年留存的生態公益林補償款,貸款出150萬投入到了淳安在杭州西湖區的飛地項目——千島湖智谷大廈中。從此,在每年拿到公益林補償外,還掉利息后,茶園村還能額外增收10萬元左右。幾年下來,借助這一收益,村里完善了很多小的民生設施,間接性輔助村里招引企業。如今,依靠著投資收益和企業物業費等,茶園村經營性收入實現穩定盈余。
“這樣的入股模式讓我們真正享受到山海協作帶來的紅利!”張福根介紹,今年4月,將最后一筆貸款還掉后,茶園村將在通過這一方式實現每年純增收15萬元。
以林權質押換消薄增收
兩地間合作有了落腳點
一邊是綠水青山,一邊是現代化產業園,以林權質押換來消薄增收,茶園村的盈利模式,在淳安縣各個村鎮同步上演著。“像我們石林鎮7個村都進行了投資,現在林權質押的收益都占到村集體年經營性收入的1/3以上,有村民開玩笑說,‘能不能我自己也入點股?’”茶園村所在的石林鎮黨委副書記豐建軍透露。
淳安地廣居散,大多數村集體經濟實力薄弱,在生態紅線的規劃制約下,不僅難以發展工業,每年還要承擔污水改造等生態維護費用。為了扶持村集體經濟發展,在小范圍試點成功后,2018年,淳安大膽探索以林權質押貸款投資盤活綠色生態資源。“我們協調了300多個村拿出生態公益林補償收益權中的村集體留存部分作為授信基數,向銀行貸出了2.5億元。”淳安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余青平告訴記者。
貸款下來了,投向哪里?如何降低投資風險?作為西湖與淳安山海協作飛地項目的千島湖智谷大廈,成為這筆貸款的落點。2019年,隨著智谷大廈的建成啟用,淳安的生態資源以另一種形式“飛”入西湖區。“現在,這筆投資每年能為村集體帶來2600余萬的增收。”余青平透露。
作為淳安在西湖區發展的第一塊飛地,千島湖智谷大廈承載起消薄增收任務的同時,也為兩地合作提供了新的探索和實踐平臺。“目前,兩地在園區建設、招商運營、項目對接等方面都保持著交流溝通。”西湖區發改經信局產業發展科科長陳盈盈表示。據了解,智谷大廈自啟用后,先后引進了遠算科技、微鏈等科創企業,飛地累計落地項目217個,吸引不少高層次人才和優質項目在此“安家”。
“下一步,我們將協同智谷大廈數字經濟產業集聚,健全招引篩選機制,構建產業鏈服務體系,與淳安一起將智谷打造成為杭州城西數字經濟產業發展的新高地。”陳盈盈稱。
借飛地經濟謀異地扎根
山區縣發展有了新通道
在可規劃建設空間僅占4.4%的淳安,如何在生態保護的前提下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飛地,是跳出淳安發展淳安的關鍵。將產業“火種”移植進西湖區生根發芽,借助飛地實現“本域保護、異地發展”,千島湖智谷大廈并非西湖與淳安共植的唯一碩果。
5月清晨,迎著初升朝陽,位于杭州西湖區雙浦鎮的千島湖智邦大廈建設現場,塔吊有序轉動,機器轟鳴漸起。忙碌的工作人員身后,一座由廊橋連接的雙體式建筑已初步成型,這便是淳安在西湖區的另一處飛地項目。
“右邊這棟樓代表著西湖區,左邊代表著淳安,中間有個連廊連接。”淳安在杭飛地管理方、淳安縣對外合作與投資促進局局長姜小旺告訴記者,智邦大廈將建設成為創新研發產業園區,重點發展數字經濟等相關產業。從遠處看去,地上主體建筑由兩幢樓通過中間廊道聯通,象征淳安縣與西湖區山海協作情誼。
“兩地將通過建立和完善聯合招商機制,招引優質項目推動產業集聚發展,實現共贏。”陳盈盈介紹。借助飛地經濟,淳安在異地有了自己的發展空間和產業基地,而對西湖區來說,飛地內大力引育的數字經濟、高新技術、高端制造等新興產業,也正加速著優質項目及人才向西湖區集聚。
攜手之下,千島湖畔綠意更濃,西湖數字基因愈發強健。
訴說新期待
茶園村除了民宿產業外,村里還會生產茶葉、水果、手工面等等這些特產,今年因為疫情和氣候的原因,茶葉一直運不出去,希望能有一些渠道,幫助我們把這些產品尤其是茶葉推銷出去。(期待編號22)
——淳安·淳安縣石林鎮茶園村黨支部書記 張福根
飛地是淳安人民散布在浙江大地上的點點發展動力。我們期待,西湖區優質的營商環境能為智谷大廈、智邦大廈發展提供的優渥土壤。通過西湖-淳安飛地的成功運營,不斷提升投資效益,幫助淳安縣村集體經濟實現增收,打造山海協作新樣板。(期待編號23)
——西湖·西湖區發改經信局產業發展科科長 陳盈盈
- 4-7· 安徽省推動國有資產管理提質增效
- 4-7· 上海推動主題公園矩陣提質升級 快樂經濟投資加碼
- 3-17· 西部生態“加減法”咋運算?
- 1-16· 兩部門:推動在國家服務業試點示范省市開展標準化建設先行先試
- 1-13· 內蒙古推動“兩代表一委員”常態化履職
- 12-30· 推動解決政府采購異常低價問題 財政部決定在這些相關地區開展試點
- 12-2· 推動農村公路高質量發展 繪就鄉村振興新圖景
- 11-7· 寧夏推動農業科技成果“進園入縣”
- 11-7· 寧夏推動農業科技成果“進園入縣”
- 10-21· 云南:推動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