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特產”做成“大產業” 農業千億產值地市茂名振興千年產業
新華網廣州6月6日電(黃玫 盧鑒)廣東茂名,這座因石油而生的工業城市,憑借做強當地有千年種植歷史的荔枝、龍眼等產業,成為廣東省唯一一個農業產值連續兩年破一千億元的城市。“小特產”如何做成“大產業”?如何打造區域品牌,延長產業鏈?千年產業如何持續振興?新華網“鄉村振興在行動”調研團隊走進廣東茂名高州、信宜等地的田間地頭,深入采訪多名果農、種植戶、基層干部等,嘗試解讀茂名農業千億產值由“大”轉“強”的密碼,助力鄉村振興國家發展大局。
品牌亮“荔” “小特產”做成“大產業”
在茂名高州根子鎮荔枝貢園,9棵樹齡千年以上的古荔枝樹盤根錯節。在高州,全市荔枝種植面積超55萬畝,產量常年超20萬噸。
為推動農業現代化,嘗試解決“果賤傷農”問題,2018年7月,荔枝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落戶茂名。
高州市根子鎮果農何建和說,由于政府大力推廣現代產業園水肥一體化和嫁接改良等技術,他的果園里原來種的黑葉品種荔枝嫁接改良為妃子笑品種后,每斤售價至少提升了4元。
鄉村要振興,因地制宜選擇富民產業是關鍵。優化產業結構,才能讓“小特產”持續成為致富“大金果”和“大產業”。
目前,茂名通過嫁接換種改造優化的荔枝種植面積已超6萬畝,部分中熟品種已改造為早熟優質品種,避免了荔枝“上市期過于集中”。
近期,“茂名荔枝”區域公用品牌商標對外發布。此前,茂名荔枝已擁有4個區域公用品牌,3個國家地理標志認證產品。
茂名市副市長王小慧說,品牌是一個產業綜合競爭力的重要體現,有質量才會有品牌,品牌又倒推質量的提升。“品牌亮荔”將成為茂名助推荔枝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
近日,2022年中國荔枝龍眼產業大會在茂名高州舉辦,中國荔枝博覽館揭牌,國家荔枝種質資源圃投入運營,“茂名荔枝”的影響力正在拓展。
茂名市委常委、高州市委書記王土瑞說,茂名連續兩年農業產值超千億元,其中荔枝全產業鏈產值過百億元,我們將利用好國家級荔枝現代農業產業園等“國字號”平臺載體,解決好荔枝龍眼產業發展“卡脖子”問題,推動本區域優勢特色農業產業規模化、全球化發展。
深加工 延長產業鏈 果樹常青引“鳳”歸
茂名龍眼種植歷史超2000年,是中國乃至世界最大的龍眼生產基地,全市龍眼種植面積達78萬畝,產值超34.8億元。
在茂名高州分界鎮,有一棵樹齡超70年的“儲良龍眼母樹”,它在全球繁育的“子孫”超過一億棵。
作為“水果之鄉”,高州是全國最大的龍眼產區,其龍眼加工業享譽全球,僅高州分界鎮每年龍眼加工產值超12億元,而高州沙田鎮則擁有廣東省唯一的龍眼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其加工技術走向現代化。
朱焱宗是沙田鎮的一名返鄉創業青年,是高州市朱新農產品專業合作社負責人,他說:“不同于鮮果只能賣3個月,桂圓肉保質期長達1年。合作社通過與華南農業大學合作,共同研發出了一種讓龍眼全年都能上市的技術,帶動全鎮1500多戶參社農戶每年增加收入超過12000元。”
國家荔枝龍眼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陳厚彬認為,龍眼鮮果售價較穩定(也較低)的現狀下,龍眼的深加工在現代產業鏈融合創新發展中發揮了“壓艙石”作用,未來荔枝產業或許可參考龍眼加工模式,研發下游精深加工產品,推動二、三產業部分價值提升。
林常珍是高州市根子鎮采鮮園果蔬專業合作社的負責人,合作社開發的一款荔枝酵素產品獲得SC(食品生產許可),一年能賣9000萬元。
高州市農業農村局局長龍國源說:“今年,我們將在‘大唐荔鄉’高州打造世界級的荔枝產業集群,挖掘荔枝深加工潛能,形成荔枝一、二、三產業高度融合發展的態勢,不斷提高茂名鄉村振興‘含金量’。”
挖掘“文化邏輯” 發展留得住鄉愁的美麗經濟
漫步在信宜市錢排鎮雙合村,綠水青山,十萬畝三華李正在掛果期。信宜市三華李種植面積達到了35萬畝,產值25.96億元,其中錢排鎮產值達到11.38億元。
雙合村一品紅合作社負責人劉金瑞說,村民依靠三華李產業,大部分農戶都有數十萬元的收入,人居環境變美后,游客多了,旅游收入增多也帶動三華李銷售,村里的“銀妃”三華李現在不憂賣、不愁賣、不夠賣。
在白石鎮,信宜市還建設了三華李主題公園項目。負責開發該項目的四季文旅集團總裁徐偉巍表示,為融入珠三角“三小時交通圈”,主題公園選址在云茂高速白石服務區,用交通基礎設施帶動農文旅融合,促進山區經濟發展。
從2012年開始,信宜連年舉辦了李花旅游文化節和風情李鄉“銀妃”品果節活動,掀起了“春賞花、夏品果”的特色生態旅游熱潮。
信宜市委書記龔慶認為,做美綠水青山,才能做大金山銀山。發展美麗經濟要挖掘“文化邏輯”“鄉土邏輯”和“市場邏輯”,要從本地出發,研究其非遺文化,改善村容村貌,這樣建設出來的美麗鄉村才是既面向現代又能留住鄉愁,而在建設招投標過程中,政府與企業雙方可采取不低于1:1的投資比例,用市場之手推動產業自我造血。
鄉村振興、農業農村現代化,帶動了茂名奔向城鄉共同富裕。
茂名市委副書記、市長莊悅群表示,茂名是經濟后發達地區,農村人口多,茂名要依靠產業走向未來,農業優勢不能丟,荔枝、龍眼、三華李、沉香、化橘紅、羅非魚等“五棵樹一條魚”均是茂名市特色且極具發展潛力的農業產業,我們將按廣東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打好產業、市場、科技、文化“四張牌”,抓好“五棵樹一條魚一桌菜”,持續發展美麗經濟和富農產業,推動茂名經濟高質量發展。
- 7-15· 將求職做成生意,這些機構服務靠不靠譜?
- 5-30· 土特產如何以特制勝——來自山東農產品市場的調查
- 5-20· “土特產”里的科技感
- 4-15· 這些特產,讓長三角小城站上世界舞臺
- 3-14· 土特產的“含金量”越來越高(大數據觀察)
- 3-4· “土特產”消費升溫 激活鄉村產業振興新引擎
- 4-6· “土特產”做成寧夏鄉村振興大文章
- 1-16· 秦嶺土特產“出山”把春節消費“點靚”
- 1-16· 秦嶺土特產“出山”把春節消費“點靚”
- 3-12· 聊城實施快遞+農特產品建設打造千萬級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