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小戶型公租房兜底安居
近年來,廣西城鎮化速度加快,大量人口從農村向城市轉移,其中不少居民存在住房困難。如何最大限度發揮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益,做到保基本、兜底線?“我們的做法是大力發展小戶型公租房。”廣西壯族自治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廳長唐標文介紹,廣西近年來建設的公租房具有房屋面積小功能全、設施配套齊全、小區數量多分布廣、交通便利等特點,已幫助153萬困難群眾解決了“安居”問題。
記者近日在南寧、北海、桂林等地調研發現,各地建設的公租房面積較小,其中南寧市40平方米以下小戶型公租房占全市供應總套數的82%,但“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客廳、臥室、廚房、衛生間、陽臺一應俱全,租戶可以拎包入住。多數公租房小區配備有體育鍛煉器材、電動車充電樁、小超市等,有的還有文化活動室、養老托幼機構,讓租戶生活更便利。
丈夫長期臥病在床,北海市民汪小萍一家靠領取“低保”過日子。前些年,一家4口與人合租城中村一套房子的一間房,月租金300多元,居住條件差。如今,搬進北海市浙江路公租房小區一套50平方米的二房一廳的公租房,享受了租金核減政策后,每月只需繳納租金28元。“壓力小,環境好,住得舒服。”她和家人對現在的住房十分滿意。
通過定向分配和單位“團租”方式,廣西還將公租房延伸至環衛、公交等公共服務行業以及重點發展產業中符合條件的人群。南寧、桂林、北海、百色、河池、來賓等城市對近萬名環衛工人實行定向保障。南寧市青秀區環衛站的工人劉瓊金通過單位“團租”的方式,申請到一套二房一廳的公租房。“現在上班近多了。有房住,心里安定,這份工作準備做到退休咯!”劉瓊金告訴記者。
申請公租房,手續很簡單。桂林市民胡珊是低保戶,2021年8月,通過社區工作人員的宣傳介紹,她了解到低保戶可以申請公租房。在手機安裝了公租房APP,并通過APP遞交了申請材料,半個月后,她收到了申請已通過的消息,獲得了保障資格。“當時的反應是,哇,效率這么高,都不用跑窗口申請。”胡珊說。桂林是廣西推廣應用公租房APP試點城市。2021年7月,桂林市正式上線公租房APP,截至12月底,累計注冊用戶6000多戶、發布房源2.4萬套。公租房申請受理審核時間由原來的28個工作日壓縮到10個工作日。除桂林市外,廣西其他13個設區城市也在籌備公租房APP上線事宜。
不僅前端公租房申請很便利,因為“智慧”管理,小區也變得更宜居。2021年起,廣西大力推行公租房小區數字化管理,運用物聯網、大數據技術,推進公租房“人、證、房”三位一體的智慧云監管平臺建設工作,不但住戶的出行更方便,還實現了對公租房小區安防、違約取證、到期退出、違規清退等的智能化管理。
- 8-1· 廣西鐵路全力保障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 5-26· 廣西出臺22項措施推動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
- 5-19· 廣西出臺系列措施推動工業經濟穩增長
- 5-16· 廣西出臺若干政策措施 促進服務業領域困難行業恢復發展
- 3-31· 廣西出臺政策:保障農村困難群眾住房安全
- 3-21· 廣西接續推進鄉村振興觀察:穩住交接棒 培育新動能
- 3-3· 廣西電力交易市場活躍
- 2-14· 廣西打出金融“組合拳”助企紓困
- 2-14· 廣西電信宣布關停寬帶公網IPv4服務 只用IPv6
- 1-17· 廣西下達保障性安居工程補助資金16.14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