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致浦東120萬斤西瓜滯銷?記者實地探訪
新華社上海5月25日電(記者何欣榮、楊有宗)“上海市浦東新區有290畝‘南匯8424’西瓜滯銷……”近日,這樣一條求助消息在社交平臺上廣為傳播,牽動著人們的心。記者24日實地探訪得知,根據浦東新區農業農村委的統計,實際銷售有困難的農戶種植面積為93畝,可售西瓜總量約9萬斤。在多方共同努力下,這些滯銷西瓜正在陸續找到買家。
在浦東新區宣橋鎮長春村的一處瓜田里,24日上午來了一批前來看瓜的人。其中既有上海一些農業合作社的負責人,又有浦東新區農業農村委和宣橋鎮的干部。從浙江前來上海承包瓜田的瓜農牟小堂說,他總共種了20畝西瓜,目前陸續進入成熟期。前期已經賣了1萬多斤西瓜,地里還有約2萬斤待售。“如果遲遲賣不出去,在地里熟透了就沒人要了,心里急得很。”
“南匯8424”西瓜是上海知名的地理標志產品,由于品質出眾,往年不愁銷路。對瓜農來說,平時銷售主要有三個渠道:達到“南匯8424”品質標準的賣給專業農業合作社,品質稍欠的賣給瓜販,還有一些賣給附近的工廠、散客。疫情期間,物流不夠通暢,一些線下商超、水果店最近才陸續復商復市,工廠也沒有完全復工,西瓜銷售因此受到影響。
除了銷售渠道受阻,西瓜的收購價格也出現了一定回落。瓜農希望的批發價格為3.2元至3.5元/斤,而瓜販給出的收購價格只有3元/斤左右。價格談不妥,種植戶自身又沒有車輛運輸,加劇了滯銷現象。
前來看瓜的上海金花灣果蔬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李春雷表示,疫情前“南匯8424”西瓜的銷售一直比較火爆,一個5公斤左右的大瓜,在正規渠道可賣到70元。“我們這次過來收瓜,除了供應盒馬等生鮮超市,還有的可以走社區團購等渠道,想方設法幫農民賣瓜。”
浦東新區農業農村委綜合發展處副處長李永航說,疫情的確使地產農產品的銷售遇到了一些困難,地方政府為此制定了相應的工作方案,一是組織區域內的主要保供企業、產業聯合體等就近開展收購、銷售,幫助中小散戶對接市場。二是推動農業生產鎮與各個街道實行產銷對接。三是摸排車輛通行證的情況,統籌運力用于瓜果運輸。總而言之,既讓農民的瓜賣得出去,也讓想吃瓜的市民能一飽口福。
在政府、企業、媒體的共同幫助下,到24日下午滯銷西瓜陸續找到了買家。“瓜被人包掉了,現在感覺比原來有信心了。” 牟小堂說。
- 10-10· 克服疫情影響保障重點物資運輸
- 6-6· 浦東新區推動文化產業重振 近百個項目集中簽約
- 5-30· 上海浦東出臺加快經濟恢復方案
- 5-30· 浦東新區加快經濟恢復邁出引領區建設更快步伐實施方案出臺
- 5-12· 疫情疊加旱情 山東春季農業生產干得怎么樣?
- 5-5· 疫情之下,智慧物流進入爆發階段
- 4-25· 疫情下的交通保障跑出“中國速度”
- 4-21· 疫情下生鮮電商訂單量暴增 頭部企業布局供應鏈建設
- 4-14· 疫情之下,義烏國際商貿城的變與不變
- 4-6· 疫情期間“菜籃子”山東保供全國多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