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全市首家復市銀行開門營業 員工24小時駐守網點
央廣網上海5月12日消息(記者林馥榆)上海市金融行業復工復產有了新動向。5月12日,位于上海金山區朱涇鎮的上海農商銀行朱涇支行正式恢復對外營業,成為全市首家復市的銀行。
市民奚先生是朱涇液化氣供應站站長,為了賬面上有穩定的現金流可以周轉,他8時10分就在銀行外排隊等候,成為了首批進入銀行辦理業務的客戶。奚先生表示,他所在的朱涇供應站服務轄區近9000名的村居民,一個月換液化氣罐的量在3000至4000瓶,今天存款后,將用于后續的對接采購。
為了滿足市民金融服務需求,在上海市、區、鎮三級相關部門的支持下,上海農商銀行第一時間在總行牽頭下成立金山支行復工復產領導小組,以上海農商銀行朱涇支行為先行點位,做足充分預案,打通現金運送渠道,成為首個復工復產金融機構白名單,成功恢復對外營業,為解決市民金融需求邁出堅實一步。
網點復工復產最大的難點無異于現金的持續供應。“因為當前尚處于疫情特殊時期,我行的現金中心位于浦西,跨江押運現金至金山存在一定困難。好在經過多方溝通,終于克服了疫情期間難以跨江運送現金的重重難關,開辟了地區之間跨鎮通行的綠色通道,解決了因疫情封控押運人員缺稀、難以調配的困難,在網點正式營業前成功實現了現金調度,從而保障了網點現金服務能夠不間斷。”上海農商銀行相關負責人表示,為充分滿足客戶的現金需求,目前對客戶的常規取現需求不設金額上限,對于需要領取5萬元以上大額現金的客戶,可提前提出預約申請,該行將竭盡所能滿足客戶需求。
“疫情以來,我們積極對接市民需求,在多渠道問需中發現,我們村居民對存取款的訴求比較強烈。隨著朱涇鎮115家企業及97家商業網點的復工復產復市,對公業務需求量也相應增長。”朱涇鎮經發辦負責人李峰介紹,自收到該行復市申請后,立即向其下發了《朱涇鎮商業網點恢復經營告知及承諾書》,在完成對復工復產申請書、疫情防控與應急處置工作方案、員工情況表等信息的審核及現場核查后,報區相關部門審批,多方合力,加快實現了全市第一家銀行的復市。
記者還了解到農商行朱涇支行為養老金代發機構。因此,現場排隊的人流中有許多老年人的身影。市民王老伯不會使用網銀購物,平時日常必需品購買以現金支付為主,今天他帶著自己的存折在銀行工作人員的指導下,順利進行了取款。“開了就安心了,今天取個2000元,用完了再來取。”王老伯笑著說。
除了現金存取、養老金支取、理財、轉賬等個人業務外,一些對賬單查詢打印等對公業務的辦理也適當開放。市民費女士是朱涇一家小型代理記賬公司員工,今天她在銀行內的自助服務機上完成了近20家企業的對賬單查詢打印工作。自3月以來,她已經2個月未完成該項業務,后續工作也無法開展。今天打印完成后,她將居家辦公,加緊在財務系統中進行錄入做賬,隨后進行增值稅申報。
“網點開啟后將持續營業,客戶不必擔心無法辦理業務、無法取款等情況。”農商行朱涇支行相關負責人表示,為了保障金融服務的連續性,該行將派員工24小時駐守網點實施封閉式管理,同時將持續做好網點消毒工作以保障客戶和員工健康安全,且會按照人民銀行相關工作要求,所有對外支付的鈔券均經過嚴格清分和消毒,確保客戶用上“安心錢”“干凈錢”。銀行方面也建議,廣大市民能錯峰出行,避開人流集聚。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農商銀行還充分考慮到疫情形勢的動態變化而制定備案,“如果該網點在復工復產過程中因疫情形勢變化導致無法營業,我們將啟動應急備案,開啟備選核心網點繼續提供金山區內的金融服務,雙重保障百姓金融服務需求。”
政府服務“走在前”,商業網點復工“跑得快”。據悉,為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自4月21日以來,朱涇鎮按照“分批分次,均衡布點,逐步開放”原則,持續擴大商業網點范圍,目前已從保基本、促便捷,轉向提品質階段。后續,在符合疫情防控和復市條件的基礎上,朱涇鎮將分片分區有序審批銀行機構復工需求,努力讓市民能夠就近完成業務辦理,目前,已與上海建設銀行、中郵政儲蓄銀行進行復市前的溝通對接。
- 4-7· 上海推動主題公園矩陣提質升級 快樂經濟投資加碼
- 3-31· 上海正構建“嗅覺經濟”生態圈
- 3-17· 上海郵輪旅游入境外籍游客創新高
- 3-17· 上海:首發首秀首展首店掀消費熱潮
- 2-10· 上海鐵路單日發送旅客創新高
- 2-3· 上海浦東打造新春消費新場景
- 1-13· 青海全方位推進創新型省份建設
- 1-6· 上海經蘇州至湖州高鐵開通運營
- 12-23· 上海浦東發布外籍人才便利化專項政策
- 12-23· 上海港集裝箱年吞吐量突破5000萬標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