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見成效 穩增長穩市場主體保就業
“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是今年宏觀財政政策的一大亮點。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實施新的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全年退稅減稅約2.5萬億元。
約為2.5萬億元退稅減稅中,1.5萬億元留抵退稅與1萬億元其他的減稅降費措施形成合力,通過減稅、免稅、緩稅、退稅等政策疊加發力、打組合拳,有助于多層面做好助企紓困工作,將對穩定市場主體、保障就業和民生發揮重要作用。
近期,經當地政府同意,31個省(區、市)財稅部門近期陸續發布公告,明確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小型微利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按50%幅度頂格減征“六稅兩費”。大連、青島、寧波、廈門、深圳5個計劃單列市按照本省規定執行。
“六稅兩費”是指資源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印花稅(不含證券交易印花稅)、耕地占用稅和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附加。財稅專家認為,此次“六稅兩費”減免政策擴圍,在應對經濟下行壓力、保障中小微企業可持續性發展、保民生穩就業等方面將發揮更為積極的作用。
在北京,一家成立近20年的小型微利企業以電線電纜的生產銷售為主營業務,受疫情影響,企業發展一度陷入困境。“這兩年經常遇到原材料中途滯留而延誤訂單交付的情況,怕耽誤生產只能提前準備原材料,這就導致了嚴重的資金緊張,周轉困難。”企業法人代表蔡萬雙坦言,對于小微企業,資金鏈一旦斷裂,后果不堪設想。
近日,一通來自國家稅務總局北京市東城區稅務局稅收管理員的電話送來了“政策紅包”。根據最新政策,該公司可享受38715.18元稅款緩繳,同時享受了小型微利企業城市維護建設稅等“六稅兩費”的減半征收。蔡萬雙表示,延緩稅費的政策階段性緩解了企業的資金壓力,讓企業把更多的流動資金投入到生產當中。
在工業經濟穩定恢復態勢仍不牢固的形勢下,今年2月28日,國家稅務總局、財政部聯合發布《關于延續實施制造業中小微企業延緩繳納部分稅費有關事項的公告》,明確制造業中小微企業2021年第四季度已緩繳的部分稅費再延緩6個月,延緩繳納2022年第一季度、第二季度部分稅費。
“2021年四季度公司享受了107萬元的緩稅紅利,今年政策延期,又有近30萬元的稅費可緩繳。這是國家給公司的一筆無息貸款,有助于公司啃下新技術研發‘硬骨頭’。”在湖南,辦理完緩稅業務的株洲中車奇宏散熱技術有限公司負責人劉大喜表示。
新的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減稅與退稅并舉釋放的積極信號也為企業吹響前進的“沖鋒號”。在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重點項目菏澤市巨豐新能源有限公司第二套過氧化氫生產線車間里,新引進的全自動流水線設備正開足馬力運轉,預計全年能生產過氧化氫30萬噸。
“今年一月份我們已經辦理留抵退稅1187萬元,根據最新政策留抵退稅政策,公司會計在稅務人員的輔導下又提交了退稅申請,沒想第二天1702.3萬元的退稅款就打了公司賬戶上,退稅款為我們繼續下大力氣加大科技創新,加快新產品研發,進一步增資擴產注入了信心和動力。”該公司財務負責人表示。
北京國家會計學院財稅政策與應用研究所所長李旭紅在接受人民網記者采訪時表示,今年的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除了直接減輕了企業的稅收負擔,緩解了資金壓力,保住了市場主體,激發市場活力之外,更重要的作用在于釋放積極財政政策信號,穩定市場信心,恢復良好的市場預期,有利于助穩經濟大盤。
“縱觀一季度的各項經濟指標,面對經濟三重壓力,首先應該積極推進改善市場的預期,才能更有利于實現后面三個季度的穩中有進,從而完成全年的目標。下一步,還需要積極研判,持續精準地釋放有助于良好市場預期的政策。同時,應該應借助構建統一大市場的契機,在稅收政策中助力促進要素資源的優化配置。”李旭紅說。
“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護穩經濟大盤”系列報道一:打好減稅降費“組合拳” 積極財政政策助力中國經濟行穩致遠
“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護穩經濟大盤”系列報道二:大規模留抵退稅從“紙上”落到“賬上” 為市場主體紓困解難
- 2-1· 中端機組合拳:三星 5 款新機支持頁面上線印度、澳大利亞等地
- 2-11· 前置倉規模化落地!蘇寧物流“組合拳 ”打造社區服務網
- 9-10· 17家金融公司搶灘區塊鏈 與供應鏈組合成主流
- 7-31· 打出政策組合拳 物流運行呈現新特點
- 7-3· 國務院再出優化物流“政策組合拳” 力促沿海重要港區鐵路進港率達60%
- 11-13· 內蒙古局打出快遞業務旺季申訴服務保障“組合拳”
- 5-9· 廣西打出48條政策“組合拳”推動物流業健康發展
- 4-18· “海淘”稅收新規實施 稅費有增亦有減 通關物流更便捷
- 4-18· 跨境電商物流方式轉變 低價商品稅費至少漲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