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芯”火不熄保生產
新華社上海4月27日電 題:上!靶尽被鸩幌ūIa
新華社記者何欣榮、周琳、楊有宗
作為集成電路產業重鎮,上海疫情也牽動著全國半導體、電子產業鏈的神經?紤]到集成電路的戰略性、基礎性作用,疫情期間上海的集成電路工廠采用“封閉生產”模式,確保不停工不斷供。最近發布的工業和信息化領域保運轉重點企業“白名單”中,上海有超過60家集成電路企業被納入,進一步保障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大型芯片工廠開啟“封閉生產”模式
從芯片設計、制造、封裝測試再到裝備材料,上海是全國集成電路產業鏈最完備、技術水平最高、規模最大的城市之一。統計顯示,2021年上海集成電路銷售收入約占全國的1/4。尤其在制造領域,上海的中芯國際、華虹集團均是全國排名靠前的晶圓代工廠。
3月27日晚間,在得知浦東新區即將封控的消息后,數千名華虹集團員工在短短兩個多小時內,趕回了廠區、集結到部門。6000余人駐守工廠,開啟了近一個月、“芯”火不熄地穩定生產。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比A虹集團董事長張素心說,用于芯片生產的物料保障非常關鍵,各類原料庫存一旦低于40小時可用,就要協調采購運輸,千方百計保證生產線不停。
為了保障正常生產運營,疫情發生后,央企中國電子旗下的上海積塔半導體有限公司第一時間申請到了維系生產“生命線”的通行證,努力協調生產材料的按時、按量交付,保證生產供應不斷檔。為解決物流運輸問題,積塔半導體還嘗試在上海市外設立中轉站,責任部門對每次班車到達時間進行追蹤,逐一核對在中轉站交接的貨物。
截至目前,積塔半導體位于上海臨港的工廠維持著98%以上的產能正常運轉,3月份生產目標超額完成!皳私,上海的芯片制造企業多數維持高位運行,已恢復至常態的80%左右,龍頭企業生產基本恢復正常。”半導體咨詢機構芯謀研究創始人顧文軍表示。
包機搞運輸 全產業鏈動起來
“保鏈”不是一個人的戰斗。最近發布的工業和信息化領域保運轉重點企業“白名單”中,上海有超過60家集成電路企業被納入,其中既有中芯、華虹這樣的芯片制造企業,也有盛美半導體、飛凱材料等集成電路設備、材料企業。
“3月下旬以來,一天比一天忙碌。”上海泓明供應鏈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沈翊說,集成電路產業的特點就是24小時不間斷生產,如果機器停了再開,帶來的損失十分巨大。作為一家專業供應鏈管理企業,泓明的作用就是給各大芯片企業提供源源不斷的備件和原料供應。
3月份以來,在相關部門的支持下,泓明配合集成電路廠商,采用航空包板與商業包機等措施,保障集成電路生產原材料光刻膠的運輸。從啟動包機項目至今,泓明已完成近60噸光刻膠的運輸,為上海和長三角的多家集成電路企業解決燃眉之急。
從4月23日起,位于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的集成電路測試材料企業澤豐半導體也恢復了生產。“第一批到崗的員工來自浦東新區被劃為防范區的區域,為了安全起見,我們都是派車把他們從家里接回工廠。”澤豐半導體董事長羅雄科說。
羅雄科說,目前澤豐半導體有30多名員工吃住在廠區,睡在公司的辦公室、會議室里。為確保防疫安全,公司還請了第三方核酸檢測機構,每天上門給員工做核酸!霸绞抢щy時候,越要關愛員工、穩定軍心,保障生產業務的連續性!
芯片需求仍旺盛 產品競爭力是根本
最近兩年,芯片缺貨是一個全球性的話題。今年以來,雖然缺貨現象有所緩解,但來自智能電動汽車等下游行業的需求依然旺盛。
“今年一季度,我們的海外出口業務仍保持正增長。”一家在科創板上市的芯片公司高管告訴記者,該公司受疫情影響比較明顯的是研發業務,雖然研發人員可以居家辦公,但沒有相應的測試環境和設備,研發進度有所放緩。除了研發,該公司的生產基地和倉庫位于上海、浙江嘉善和廣東深圳等多個區域,可以靈活調劑發貨,富有彈性的產業布局一定程度上抵消了疫情的影響。
羅雄科表示,雖然企業已恢復部分生產業務,但物流的暢通仍然是一個挑戰。每天的上門核酸、員工的駐廠補貼,也是一筆不小開支?偟膩碚f,生產成本有明顯上漲。但只要能保證客戶不流失,這些支出都是值得的。
“成本上漲,主要是短期的供應短缺造成的!鳖櫸能娬f,決定芯片企業長期發展的仍是產品的核心競爭力。上述科創板上市公司高管說,目前最盼望的是上海疫情盡早得到控制,公司在建的特色工藝項目恢復施工并投入生產,對“中國芯”的未來,仍然保持充分的信心。
- 4-7· 上海推動主題公園矩陣提質升級 快樂經濟投資加碼
- 3-31· 上海正構建“嗅覺經濟”生態圈
- 3-17· 上海郵輪旅游入境外籍游客創新高
- 3-17· 上海:首發首秀首展首店掀消費熱潮
- 2-10· 上海鐵路單日發送旅客創新高
- 2-3· 上海浦東打造新春消費新場景
- 1-6· 上海經蘇州至湖州高鐵開通運營
- 12-23· 上海浦東發布外籍人才便利化專項政策
- 12-23· 上海港集裝箱年吞吐量突破5000萬標箱
- 12-19· 上海松江站開通運營倒計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