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企業千人挑戰吉尼斯?這才叫會玩
6月13日,百世集團(以下簡稱“百世”)旗下零擔物流品牌百世快運在海南三亞召開2016全國網絡大會,共同探討百世快運在全國的業務發展和服務深耕。同時,百世快運的1309人成功挑戰“人體組成最大車型圖案”吉尼斯世界紀錄稱號。
挑戰吉尼斯 傳遞企業文化
為何要組織上千人挑戰“吉尼斯”呢?“是為了不斷地進行自我挑戰。”百世集團副總裁、百世快運總經理周軍說:“現代物流是商流、信息流、資金流高度集中的領域,同時也是勞動密集型產業。百世一直致力于搭建現代商業的基礎設施。”
周軍介紹:“百世自2007年成立以來,已經從一支由20多位擁有IT和供應鏈從業背景成員組成的隊伍,發展到目前涵蓋科技、供應鏈、快遞、快運、金融等七大領域各類人才的近18萬人的團隊,而百世充分利用自身的科技基因及創新精神,不斷地進行自我挑戰,刷新行業紀錄,已經創造了多項行業的‘吉尼斯’。”
其實,高速的發展,離不開百世快運“軍事化”的團隊管理。周軍說:“創造‘人體組成的最大車形圖案’吉尼斯紀錄,也正是百世快運團隊高速、高效、標準化的服務理念的呈現。”
注重細分領域 打造“標準+個性”服務產品
一種用網絡化、標準化方式提供零擔運輸服務,在業內被稱為零擔快運,是一種集零為整、化整為零的運輸模式,從大件電商至上噸貨物均屬零擔快運業務涵蓋范圍。根據公開數據,目前國內零擔市場達5000多億元。百世快運是近年來零擔快運市場涌現出來的一匹黑馬。
資料顯示,2012年,百世集團收購全際通成立百世快運,經過4年的沉淀和發展,目前百世快運已擁有近2800個服務網點,近200個轉運中心,基本完成全中國零擔物流服務網絡。同時,還有超過60萬平米場地以及1200余條班線,20000多人的專業操作團隊。
周軍表示,從目前的市場來看,大件電商的興起推動著快運行業的改變。比如家具、家電等大件物品為主的行業,逐漸從粗放向細分發展,而物流企業也在隨之變化。今年3月,百世快運推出新產品“惠心件”,在5-60KG“大件包裹”領域進行服務拓展。而隨著惠心件的上線,百世快運的產品重量段也更加細分完善,實現了個性化服務。
此前,百世快運的產品重量分為99KG以下,99-499KG,499-999KG以及999KG以上四個區間。如今,根據市場需求,百世快運對重量區間做出了細分和優化調整,形成了5-60KG惠心件,60-180KG電商大件,180-600KG標準小零擔以及600KG以上托盤運輸新的四大區間。而新推出的惠心件,也是根據市場需求而生,小至微波爐,大至各類家具家電都可以送貨到家。針對如何解決配送問題,百世快運全網配備自動載物爬樓機,提高末端配送質量服務能力。
三大核心競爭力 助力商業基礎服務設施建設
隨著國內消費需求快速增長及大件電商的高速發展,零擔物流行業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的重要性逐步凸顯。據公開報告分析,中國物流產業正在進入10%左右的中高速增長新階段,尋找新的增長動力成為企業的迫切需要。
周軍介紹,國內物流行業正在加速洗牌,客戶銷售模式發生改變,電商對零擔網絡需求也在不斷增強。而具有互聯網基因的網絡型平臺將改變快運行業。行業的標準化、協同化、智能化程度的不斷提升,競爭格局也正向網絡化、信息化、供應鏈化、互聯網化轉移。
如今,百世快運已經具備信息化、標準化、產品化三大核心競爭力。其實,百世快運擁有多元而又標準化的產品,市場開拓發展迅速,與其所在的百世集團的戰略布局是分不開的。百世集團結合互聯網、信息技術和傳統物流服務,創造新的商業模式來整合物流行業。
目前,百世集團旗下百世供應鏈、百世快遞、百世快運業務正在加速三網融合,在競爭頗為激烈的外部環境刺激下,運用科技基因,構建一站式的協同平臺,充分發揮其各項業務的優勢互補,將倉儲和運輸、最后一公里配送服務和延伸、商業流通之間的渠道打通,旨在搭建現代商業基礎服務設施。同時,百世云、百世供應鏈、百世快運、百世快遞、百世金融、百世國際、百世店加7大事業部的平行發展,將實現以信息流驅動商流、物流、資金流的百世生態圈。
此外,今年的百世快運網絡大會上,百世快運以馬為原型的吉祥物“運仔”也首次亮相。據悉,百世快運一直以來以“軍事化”管理團隊,而馬勤奮進取的精神,與百世快運的“橙色鐵軍”形象也相契合。
- 3-31· 多家企業“跑馬圈地” 布局智慧城市
- 3-10· 物流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核心:數字化運營的實踐與價值
- 2-24· 外貿企業開啟“忙碌模式” 外貿進出口一派蓬勃景象
- 2-3· 河北省企業工業設備上云率連續四年全國第一
- 2-3· 以龍頭企業引領集群式發展 超百個億元級項目落戶光谷
- 12-30· 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再提速
- 12-9· 促進企業通關便利 海關總署推出十六條措施
- 11-4· 中小微企業資金流信息平臺上線
- 8-26· 江蘇企業設備更新再迎重大利好 制造業貸款財政貼息范圍擴大
- 7-25· 物流企業數字化轉型:精準匹配人車貨 技術創新增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