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5年河北省海洋生產總值力爭達到3200億元
河北新聞網訊(河北日報記者苑立立 通訊員任白羽)近日,省自然資源廳和省發改委聯合印發《河北省海洋經濟發展“十四五”規劃》。規劃提出,打造“一帶、三極、多點”的海洋經濟發展新格局,即一帶隆起,建設沿海藍色經濟帶;三極帶動,打造曹妃甸區、渤海新區、北戴河新區藍色經濟增長極;多點支撐,培育壯大秦皇島、樂亭、灤南、南堡、滄州臨港、南大港等沿海經濟園區。
規劃明確了七項重點任務:構建優勢特色全面彰顯的海洋經濟布局;打造競爭有力的現代海洋產業體系;構建富有活力的海洋科技創新體系;維護綠色可持續的海洋生態環境;塑造開放共贏的海洋經濟合作局面;建立支撐有力的海洋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體系;打造協同高效的海洋經濟政策體系。規劃確定了海洋經濟總量持續增長、海洋產業發展提質增效、海洋科技創新能力明顯增強、海洋生態環境穩定改善、海洋經濟保障服務能力持續加強5個目標,并實現8個預期性、2個約束性共10項指標。
規劃提出,到2025年,全省海洋生產總值力爭達到3200億元,海洋在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中的作用更加重要。全省港口年設計通過能力達到12.5億噸,集裝箱吞吐能力達到700萬標準箱,海洋二次產業占比達到35%左右。
“十四五”期間,海洋科技投入顯著增加,海洋生態環境穩定改善。到2025年沿海地區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支出增長率達到10%左右,同時,各類入海污染源排放得到有效控制,主要入海河流入海斷面水質100%達標,重要河口濕地、淺海灘涂等典型海洋生態系統功能基本恢復,海洋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明顯提升。到2025年,海洋類型自然保護地面積達到4.84萬公頃,近岸海域優良水質比例達到98%。
到2035年,河北省海洋經濟綜合實力明顯增強,海洋產業競爭力大幅提升,對國民經濟的引領和支撐作用躍上新臺階,美麗海洋建設目標基本實現,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對藍色家園的美好向往,高水平對外開放新格局初步形成。
- 6-16· 2024年交通運輸行業發展統計公報
- 6-9· 2035年郵政行業科技創新體系將全面建成
- 6-9· 2025年1-4月港口貨物、集裝箱吞吐量
- 6-9· 2025年4月交通運輸經濟運行情況
- 6-3· 2025年將選擇34個左右城市開展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城市試點工作
- 12-26· 2023年鐵路春運火車票12月24日開售
- 12-26· 2023年春運車票今日開售 1月1日起兒童票實行新規
- 12-26· 2023年春運火車票12月24日開售
- 12-22· 2023年起兒童按年齡享優惠火車票
- 11-24· 20萬噸“黑金”日行千里讓百姓溫暖過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