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網民規模達 10.32 億!第 49 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正式發布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今日發布了第 49 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以下簡稱:《報告》)。
《報告》顯示,截至 2021 年 12 月,我國網民規模達 10.32 億,較 2020 年 12 月增長 4296 萬,互聯網普及率達 73.0%。
《報告》顯示,在網絡基礎資源方面,截至 2021 年 12 月,我國域名總數達 3593 萬個,IPv6 地址數量達 63052 塊 / 32,同比增長 9.4%;移動通信網絡 IPv6 流量占比已經達到 35.15%。
在信息通信業方面,截至 2021 年 12 月,累計建成并開通 5G 基站數達 142.5 萬個,全年新增 5G 基站數達到 65.4 萬個;有全國影響力的工業互聯網平臺已經超過 150 個,接入設備總量超過 7600 萬臺套,全國在建“5G + 工業互聯網”項目超過 2000 個,工業互聯網和 5G 在國民經濟重點行業的融合創新應用不斷加快。
《報告》顯示,2021 年我國網民總體規模持續增長。一是城鄉上網差距繼續縮小。我國現有行政村已全面實現“村村通寬帶”,貧困地區通信難等問題得到歷史性解決。我國農村網民規模已達 2.84 億,農村地區互聯網普及率為 57.6%,較 2020 年 12 月提升 1.7 個百分點,城鄉地區互聯網普及率差異較 2020 年 12 月縮小 0.2 個百分點。二是老年群體加速融入網絡社會。得益于互聯網應用適老化改造行動持續推進,老年群體連網、上網、用網的需求活力進一步激發。截至 2021 年 12 月,我國 60 歲及以上老年網民規模達 1.19 億,互聯網普及率達 43.2%。老年群體與其他年齡群體共享信息化發展成果,能獨立完成出示健康碼 / 行程卡、購買生活用品和查找信息等網絡活動的老年網民比例已分別達 69.7%、52.1% 和 46.2%。
《報告》顯示,我國網民的互聯網使用行為呈現新特點:一是人均上網時長保持增長。截至 2021 年 12 月,我國網民人均每周上網時長達到 28.5 個小時,較 2020 年 12 月提升 2.3 個小時,互聯網深度融入人民日常生活。二是上網終端設備使用更加多元。截至 2021 年 12 月,我國網民使用手機上網的比例達 99.7%,手機仍是上網的最主要設備;網民中使用臺式電腦、筆記本電腦、電視和平板電腦上網的比例分別為 35.0%、33.0%、28.1% 和 27.4%。
《報告》顯示,2021 年我國互聯網應用用戶規模保持平穩增長。一是即時通信等應用基本實現普及。截至 2021 年 12 月,在網民中,即時通信、網絡視頻、短視頻用戶使用率分別為 97.5%、94.5% 和 90.5%,用戶規模分別達 10.07 億、9.75 億和 9.34 億。二是在線辦公、在線醫療等應用保持較快增長。截至 2021 年 12 月,在線辦公、在線醫療用戶規模分別達 4.69 億和 2.98 億,同比分別增長 35.7% 和 38.7%,成為用戶規模增長最快的兩類應用;網上外賣、網約車的用戶規模增長率緊隨其后,同比分別增長 29.9% 和 23.9%,用戶規模分別達 5.44 億和 4.53 億。
- 3-17· 我國最大的新疆耐鹽堿微生物資源庫創建
- 3-3· 我國擬修法明確:劃分空域應當兼顧低空經濟發展需要
- 2-17· 我國將增開銀發旅游列車 如何便利老年人出游?
- 1-16· 我國首個跨境醫藥區域集采平臺正式啟動
- 1-13· 我國距離最遠特高壓工程送電量數據亮眼
- 1-6· 我國鐵路高質量發展交出亮眼成績單
- 1-6· 我國高鐵運營里程約4.7萬公里
- 12-26· 我國物流市場規模有望連續九年居全球第一
- 12-9· 我國社會物流成本水平總體保持下降態勢
- 11-18· 國網新疆經研院以棄電制氫推動氫能產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