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汽車去年產量創近五年新高 “摘”下全國第七
去年蔚來共銷售91429輛,連續兩年高速增長。從第10萬臺量產車下線到11月交付量再創新高,它一路高歌猛進。
汽車產業是安徽重要支柱產業、優勢產業,蔚來僅是一個縮影。
過去一年,面對“芯片荒”、“電池荒”、原材料漲等諸多不利條件形勢,安徽汽車產業“硬核”出擊,完美“逆襲”。省經信廳發布最新數據表明,去年,安徽汽車產量突破150萬輛,創近5年新高;新能源汽車產量達25.2萬輛,創歷史新高,居中部第一。
生產增長:產量突破150萬輛
去年,全國汽車產銷分別實現2608.2萬輛和2627.5萬輛,同比分別增長3.4%和3.8%。這份成績單中,安徽力量不容忽視。
根據省經信廳發布數據顯示,安徽去年汽車產量突破150萬輛,達到150.3萬輛,創近5年新高,居全國第7位。其中,新能源汽車產量突破20萬輛,達到25.2萬輛,創歷史新高,居中部第一、全國第4,同比增長1.4倍。
汽車產業一直是安徽工業的支柱產業之一,這里也孕育了諸多知名車企。重點企業方面,奇瑞實現產量95萬輛,奇瑞全球用戶累計突破1000萬輛;江淮汽車產量52.7萬輛,同比增長15.5%;合肥長安汽車產量24萬輛。雖受原材料價格上漲和芯片短缺等不利影響,但汽車產業在皖整體實現較好發展。截至2021年11月,全省汽車制造業規模以上企業數958家,比2020年底凈增73家。
與此同時,皖車市場競爭力也更強——全年實現汽車出口36萬輛,占全國比重18%。“奇瑞海外市場實現新突破,全年出口汽車實現26.9萬輛,連續19年位居中國品牌乘用車出口第一。江淮汽車實現出口7.4萬輛,也位居全國前列。”
支撐明顯:新能源汽車年產量創歷史新高
新能源汽車還看安徽造,去年全省新能源汽車實現生產25.2萬輛,創歷史新高。其中,奇瑞“小螞蟻”上市4年累計銷量突破25萬輛,奇瑞QQ冰淇淋6個月預售期收獲超7萬輛訂單;造車新勢力蔚來12月交付10489臺,全年累計交付高端新能源汽車9.14萬輛;江淮新能源汽車生產超過4萬輛。
“汽勢如虹”,一方面得益于企業自主創新新品迭出,一方面歸功于政府全方位的支持。
“2021年,我省組織企業向國家申報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補助資金清算,國家下達我省補助資金預算35.7億元,位居全國第2位。”省經信廳相關負責人介紹,通過舉辦汽車及零部件產需對接會,促進上下游對接合作與協同發展,簽約6個合作項目總金額63.5億元。
隨著安徽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戰略實施,重大項目不斷落戶并加快建設:大眾安徽新能源整車項目正加快建設;總投資248億元的中航鋰電年產50GWh動力電池、總投資150億元的海螺年產50萬噸磷酸鐵鋰正極材料、總投資140億元的孚能科技年產24GWh新能源電池、總投資110億元的蜂巢新能源動力電池、總投資80億元的比亞迪新能源動力電池長三角制造中心、總投資70億元的國家綠色技術示范項目奇瑞能源汽車四期基地等正加快建設。
謀劃未來:協同滬蘇浙共建國家級車聯網先導區
汽車產業是為數不多的兼具傳統產業、優勢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 “四大產業”集于一身的典型產業。圍繞汽車及零部件產業“萬億”目標, “十四五”成為安徽汽車產業最為關鍵的發展時期。
目前,安徽已出臺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行動計劃,向“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方向推動產業發展。除了發揮江淮、奇瑞、長安、漢馬科技、集瑞聯合重工等整車企業龍頭帶動之外,安徽還推進“主機+配套”發展——發揮奇瑞海行云“跨行業、跨領域”省級工業互聯網平臺作用,做好車芯對接等活動。
壯大新能源汽車產業,安徽還將加快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推進合肥國家換電模式應用試點城市建設。加快智能網聯汽車布局上,安徽計劃制定出臺《安徽省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與示范應用管理規范實施細則》,推進合肥、蕪湖國家“雙智”試點城市建設,建設工廠、礦區、園區、道路等示范應用場景,協同滬蘇浙共建國家級車聯網先導區。
合肥報業全媒體記者 樂天茵子
- 4-7· 安徽省推動國有資產管理提質增效
- 3-31· 安徽:重點項目用地 政府發“禮包”
- 12-12· 安徽首單高成長產業債在滬成功發行
- 12-12· 安徽所有縣城年內實現15分鐘內上高速
- 12-12· 小汽車“坐”上火車下江南
- 11-21· 中國汽車出口為何實現飛躍?請看渝車出海
- 11-16· MIGHTY Fuel Cell驚艷亮相廣州車展 “氫能零碳城配樣板”描繪綠色物流新篇章
- 11-14· 安徽:高質量立法為高質量發展“護航”
- 11-11· 安徽將建100個公益性零工市場
- 11-11· 安徽的“進博紅利” 成為越來越活躍的全球買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