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規范與發展并重 促進平臺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平臺經濟是以互聯網平臺為主要載體,以數據為關鍵生產要素,以新一代信息技術為核心驅動力、以網絡信息基礎設施為重要支撐的新型經濟形態。近些年來,隨著數字技術的不斷發展,平臺經濟模式逐步拓展至商品零售、生活服務、社交娛樂、信息資訊、金融服務、計算應用等領域,成為數字經濟時代技術創新和產業發展升級的新引擎。與此同時,作為新興科技驅動的經濟形態,平臺經濟為監管規范的設置帶來了難題與挑戰!蛾P于推動平臺經濟規范健康持續發展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若干意見》),為優化平臺經濟健康發展路徑提出宏觀思路和頂層設計。
一、厘清平臺經濟發展的重點規范議題
隨著傳統產業的日益數字化,平臺從服務中介發展為調和“供給-需求”的市場組織,在網絡效應與規模經濟的作用下,部分平臺發展為互聯網生態中的核心市場圈。然而,在技術賦能平臺角色演變的過程中,由于規則空白和監管缺位,平臺經濟領域也出現一些減損公共福利與公眾信任的事件。如何保護個體重要權益不為技術發展所侵犯,如何規范平臺經濟模式向傳統產業的擴張,如何權衡平臺結構的效率與平臺市場的競爭秩序,是促進平臺經濟持續健康發展亟需解決的重要議題。
《若干意見》在厘清平臺經濟發展現狀的基礎上,明確了平臺經濟發展的重點規范議題,提出了基本的規范方向,形成了基本的規范框架。
一是《若干意見》提出消費者權益保護、勞動者權益保障、數據保護的基本理念,其指導思想在于新技術、新模式應當致力服務人的全面而自由的發展,而不應侵犯人的基本權利。
二是對于傳統產業漸趨平臺化的發展趨勢,《若干意見》體現“尊重傳統產業基本法律規則”的監管理念,同時對一些重點領域如金融活動,提出全部納入金融監管、“持牌照經營”等要求。其基本理念是,推動技術和商業模式的創新真實提升經營效率和消費者福利,而不是利用監管規則套利。
三是《若干意見》規范平臺制定市場交易規則的權力,核心包括平臺服務的開放規則等。其基本思路是,對平臺日益擴張的市場勢力,通過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強化其“普遍性”的服務義務。
四是平臺在擴大規模的過程中往往采取減損競爭秩序的競爭策略,在實現規模效應后,通常形成核心生態圈進行生態封鎖。因此,《若干意見》結合平臺的經濟規律,提出通過反壟斷執法、設置數據與服務互操作規則等舉措維系平臺經濟的市場競爭秩序。
二、創新平臺經濟監管的理念與方式
平臺經濟的發展以數字技術為核心驅動。數字技術具有迅速更迭、協同發展與系統化傳導的特征,擴大了平臺經濟的不確定性,增大了系統性風險發生概率。因此,平臺監管理念與方式需要進行創新以回應新技術風險。《若干意見》提出兩點創新監管理念與方式,是對既有監管經驗的總結,亦是對平臺經濟監管革新方向的指引。
一方面強化科技倫理。面對很難確定發展速率與發展趨勢的平臺算法技術,各國監管層的監管共識為,要確保數字技術在符合公平公正理念下進行創新與應用!度舾梢庖姟芬鄰倪@一立場出發,著力強化科技倫理的約束:其一,《若干意見》提出“第三方機構算法評估”,引入算法的倫理審查機制;其二,《若干意見》提出對數據濫用、勞動者權益保護等問題進行重點規范,在重要領域形成系統的規范體系。
另一方面加強數字化監管。解決數字技術系統的風險隱患,需要提升違法行為的監測、預警能力,提升重大違法行為的懲戒威懾效力。然而,面對海量且違法手段多樣的數字內容,監管部門通常在監管資源與監管信息方面處于相對弱勢地位,難以實現有效監管。《若干意見》提出加強數字化監管,有效回應了平臺經濟監管中的資源與信息難題:
其一,《若干意見》提出發展非接觸式數字化監管方式,建立違法線索線上發現、流轉、調查處理等非接觸式監管規則,提升對違法行為的監控能力。其二,《若干意見》提出推動監管部門間協同治理、監管部門與行業組織、平臺協同治理,充分發揮各治理主體的治理優勢。其三,《若干意見》提出發展信用監管加強“聲譽”在平臺違法行為治理體系中的作用,適度引導互聯網企業間加強對嚴重違法失信名單等相關信用評價互通、互聯、互認,推動平臺企業對網絡經營者違法行為實施聯防聯控。
三、優化平臺經濟發展的制度環境
在網絡效應與規模效應的經濟邏輯影響下,平臺成為互聯網生態中的智能基礎設施,成為推動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的重要引擎。一直以來,平臺經濟的發展受限于市場主體準入限制、平臺經濟模式與傳統產業的結合形式、數據要素資源的獲取等因素。《若干意見》厘定平臺在數字經濟發展的重要作用后,提出促進平臺經濟發展的制度規則。
其一,《若干意見》提出應當完善互聯網市場準入禁止許可目錄,持續推動“一照多址”改革,促進平臺經濟市場主體登記注冊便利化,規范地方違法設置的平臺經濟準入等制度。其二,《若干意見》提出規范平臺經濟與金融行業的結合形式,規范平臺經濟發展中的資本無序擴張,提升公眾的技術信任,并進一步強調,增強平臺經濟模式賦能制造業、農業的基本理念與方向。其三,《若干意見》提出適當引入科學的“容錯發展機制”, 試點探索“所有權與使用權分離”的生產資料共享模式,試點推進重點行業數據要素市場化進程,為平臺經濟發展所需的數據資源提供制度支撐。
趙鵬,中國政法大學法治政府研究院院長、教授
- 12-9· 進一步規范農村客貨郵運營行為 乘客安心 貨物安全
- 11-7· 山西堅持“四水四定”,200億投資破解水瓶頸
- 10-17· 堅持“雙向降碳”,濰坊港建成全國首個“零碳港口”
- 8-29· 云南規范電動自行車充電降低服務費用
- 7-25· 規范市場秩序、優化營商環境——中國政府采購改革再升級
- 2-15· 始終堅持安全第一 全力做好春運服務保障
- 8-24· 天津:規范出租車經營行為 擦亮城市流動名片”
- 8-10· 各地堅持和發展浦江經驗 推動領導干部接訪下訪常態化
- 5-19· 堅持房住不炒!成都出臺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措施
- 4-6· 規范清明期間網絡祭掃秩序,國家網信辦發布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