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管齊下解決企業融資難
盡管央行此前進一步預調微調貨幣政策,但困擾實體經濟發展的“融資難”問題尚未得到有效緩解,這主要是因為“融資難”的問題是各種因素相互疊加、共同作用。為此,必須深化改革、標本兼治、多措并舉,從大力發展資本市場、鼓勵創新入手,推動結構性改革和調整,促進金融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
近日,匯豐發布了中國融資條件指數。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一季度,中國的融資條件仍處于2009年以來最緊狀態。這意味著,盡管央行此前進一步預調微調貨幣政策,但困擾實體經濟發展的“融資難”問題尚未得到有效緩解。
長期以來,我國實體經濟發展面臨著融資渠道窄、融資方式單一、融資成本高等問題,特別是民營企業、中小企業和小微企業融資不易、成本較高的結構性問題較為突出。實體經濟融資難,不僅加重了企業負擔,影響宏觀調控效果,也帶來了金融風險隱患。
為解決這一難題,有關部門近年來出臺了不少政策舉措,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改觀,但總體仍不盡如人意。特別是,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背景下,企業融資難問題更加突出。有報道稱,一些民營中小企業的融資成本超過20%,有的企業不得不向民間資本市場高息融資。
從當前貨幣供給和貨幣信貸增速來看,我國流動性總體充裕,化解實體經濟融資難題之所以步履維艱,與這一問題是各種因素相互疊加、共同作用的結果直接相關。一是,一些中小企業、小微企業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相對較弱,加之企業財務信息透明度較差,銀行往往對其惜貸,而是傾向于把錢貸給不怎么差錢的大企業。二是,受市場需求疲軟和產能過剩等因素影響,實體經濟中不少領域的生產經營困難重重,資本回報率偏低,導致大量資金涌入資本收益相對較高的資本市場,加劇了實體經濟“融資難”。三是,我國金融體制改革仍有待加速,一些非市場化因素導致貨幣政策傳導機制不通暢,使得資金難以抵達實體經濟。
要切實緩解實體經濟融資難、融資貴,必須深化改革、標本兼治、多措并舉,從大力發展資本市場、鼓勵創新入手,推動結構性改革和調整,促進金融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
從政策層面上看,要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更要把握好穩健貨幣政策的度,注意疏通貨幣政策向實體經濟的傳導渠道。同時,要整體推進財稅、金融、投融資體制改革,解決好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市政項目、實體產業部分資金循環不暢等問題。
從金融機構自身的改革發展看,要提高銀行融資多元化程度和資金來源穩定性,縮短企業融資鏈條,嚴禁變相提高利率加重企業負擔的行為,完善商業銀行考核評價指標體系,引導商業銀行多支持中小企業、小微企業發展。此外,適當考慮降低民間資本進入金融領域的門檻,積極穩妥發展面向小微企業和“三農”的特色中小金融機構,形成多元化的融資渠道,促進市場競爭,增加金融供給優化。
對于企業而言,要加快推進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步伐,切實增強核心競爭力和盈利能力,提升實體經濟特別是傳統制造業投資的收益率,吸引更多社會資金關注實體經濟發展。要不斷建立和完善現代企業管理制度,健全規范的財務制度,提高經營管理水平。要積極探索推進IPO、利用互聯網金融眾籌等新型金融創新方式,以此發展自身持久的融資方式。
目前,我國融資需求有所萎縮,為加快解決相關企業的融資難題創造了有利時機。因此,應加快理順體制機制,為發揮好投資關鍵作用創造更加有利的金融環境。
- 10-26· 國資云來了,企業郵箱如何助力數據安全?
- 10-10· Coremail發布2021郵箱安全報告:正常郵件數量首超普通垃圾郵件
- 6-13· 江西為企業紓困解難:應享盡享早享快享免申即享
- 6-9· 暢通企業發展“血脈” 這個園區打出金融服務“組合拳”
- 6-2· 物流企業迎戰“618”:降成本和保暢通仍面臨考驗
- 6-2· 科技企業孵化載體量質并舉 濟南高新區梯隊培育眾創空間
- 5-27· 快遞企業備戰“618”:末端人力存壓 最差時點已過或迎復蘇
- 4-25· 多家企業平臺北京民生商品備貨量已提高到日常2至3倍
- 4-25· 多家企業平臺北京民生商品備貨量已提高到日常2至3倍
- 3-28· 助小微企業輕裝前行 河北頂格執行六稅兩費減征50%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