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南澗:山里新開動車站,鄉村振興有盼頭
奮斗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
·學黨史 悟思想 辦實事 開新局
◎本報記者 趙漢斌
通 訊 員 張偉明
小灣東鎮,在云南省大理州南澗縣的瀾滄江畔,距縣城80多公里。在大理至臨滄鐵路建設開通前,這里沒有一寸鐵軌、一列火車。
為助力鄉村振興,促進脫貧地區可持續發展,當地黨委政府攜手中國鐵路昆明局集團,在這里特別新設立了火車站——大臨鐵路小灣東站,并于2021年11月6日正式開通運營。每天從昆明、麗江、臨滄方向始發的4趟動車在這里停靠,30多萬各族群眾的生產、生活從此將大不同。
天塹變通途,山鄉生巨變
車站開通當天13時39分,一聲嘹亮的汽笛響徹河谷,一列和諧號動車組列車翻山越嶺,準點到達小灣東站。
車站上、車廂里張燈結彩,鑼鼓喧天。身著民族服飾的當地彝族群眾一早來到車站,滿臉都是喜色。黨的光輝照邊疆,從此山不再高路不再長。
“我20歲那一年,天不亮從家里打著火把步行3小時到鎮上,再坐大貨車顛簸7個小時才第一次進縣城。讓我沒有想到的是,現在動車通到家門口,到大理1小時,到昆明3小時,我還想帶著家人到北京天安門看一看!”南澗縣小灣東鎮岔江村的查文才領著妻兒,攙扶年邁的父母,早早來體驗動車。
查文才在村合作社工作,家里還種植了核桃、石榴等水果。今后,客流廣、信息暢,家里的特產不愁銷路。
南澗彝族自治縣有23萬人口,長期以來經濟社會發展底子弱,交通設施差,曾是國家級貧困縣。大臨鐵路在南澗縣境內長約40公里,改變的事情不只一點點。
小灣東站負責人徐明勇說,車站建成營運,可極大壓縮時空距離,改善當地出行條件,激活周邊地區與外界的客流、物流交換,促進脫貧地區內生動力可持續涌動。
為民辦實事,群眾感黨恩
小灣東站依山傍水,景色秀麗,但美景背后卻是不為人知的建設難題。
路難走,車難行。四周集高山、峽谷、江河于一體,當地人稱“猴見愁”,言外之意就是猴子到此都要卻步。
接續脫貧攻堅,鄉村必須振興。
2021年7月,積極回應當地州縣政府和沿線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昆明局集團公司落實國鐵集團和云南省批復,著手建設小灣東站,增加客運服務功能要求,在崇山峻嶺間、奔騰河流上,打造融入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元素、具有現代文明和鐵路智慧服務的景點車站。
然而,站房如何設計、行車安全怎么保證、建設資金從哪來……在黨史學習教育“我為群眾辦實事”過程中,昆明局集團公司、大理州政府、華能瀾滄江公司等多方初心相通、目標同向、行動同步,成功攻克了一個個難題。
受地形地貌限制,車站采用半隧半橋方式設計建設,一半建在新華隧道里,一半建在瀾滄江特大橋上。“在開通運營的鐵路上建設車站,既不能影響動車正常運行,又要確保按期建成投用,施工只能見縫插針。”中鐵一局電務公司現場負責人李雅君說。
開山鑿石、填土建站,經過160多名建設者100多天揮汗如雨,精心施工,車站如期建成。
如今,從附近國道至車站的施工便道,已變成了水泥路面;公路兩側花草繁茂,生機盎然。“小灣東站的建成運營,為我們鄉村振興搭乘國家發展戰略打通了‘最后一公里’,也打通了南澗茶葉走向廣闊市場的重要通道,為南澗10萬多茶農帶來巨大的惠益。”小灣東鎮黨委書記黃建波說。
“多虧黨和政府的好政策,我們幾代人才有這樣的幸福。”查文才說,他盤算著通過水果外銷,早些讓錢袋子鼓起來。
小灣電站是國家西部大開發和云南省“西電東送”“云電外送”的骨干電源點,年發電量190億千瓦時。“便捷的站點,對助推電站運行管理、物資運輸、應急保障、人才引進和全方位轉型升級的意義自不待言。”華能小灣水電站黨委書記南冠群說。
南澗縣委書記王紹基介紹,安全高效推進小灣東站和配套設施建設,已成為央企和地方鞏固拓展脫貧成果,有效銜接鄉村振興的典范。
- 12-12· 云南:電力現買現賣 價格能漲能降
- 10-24· 云南紅河:打造西南重要現代食品產業基地
- 10-21· 云南:推動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
- 9-23· 云南推動建立健全技術工人薪酬激勵機制
- 9-16· 云南:承接產業轉移 力促投資落地
- 9-12· 云南:新興技術守護河湖健康
- 9-5· 云南加大生態環境保護力度
- 8-29· 云南規范電動自行車充電降低服務費用
- 8-12· 去云南采菌子,正成為一種旅游新時尚
- 8-8· 云南:以數字化手段 為中小微企業“解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