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電東送” 寧夏外送電量破5000億千瓦時
記者2021年年底從國網寧夏電力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網寧夏電力)獲悉,寧夏10多年來源源不斷地將火電、綠電通過兩大“西電東送”工程送到華東、華北地區,累計外送電量達到5009億千瓦時,首次突破5000億千瓦時。
近年來,寧夏以“能源高地”優勢彌補我國東部、北部地區人口大省“電量洼地”,加快了資源優勢向經濟優勢轉變,為保障華北、華東地區電力需求發揮了積極作用,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作出了積極貢獻。
2020年,寧夏銀東、靈紹兩條直流工程外送電量超790億千瓦時,寧夏電網成為全國首個外送大于內供的省級電網。其中,銀東直流工程能量利用率連續多年位居全國直流通道首位,是目前商業運行效益最好的跨省區直流輸電工程。
據測算,寧夏累計外送電量相當于就地轉化近2億噸標準煤,減排49850萬噸二氧化碳、13600萬噸碳粉塵、750萬噸氮氧化物,環保效益和社會效益非常顯著。
面對全國新能源快速發展的消納壓力,寧夏依托兩大直流工程將“風光火”打捆外送,新能源外送電量由2013年的3億千瓦時一躍增長至2021年的170億千瓦時,新能源外送消納電量占新能源上網電量比例超40%。
“我們正在積極謀劃推進第三條以輸送新能源為主的外送工程——寧夏至華中(湖南)±800千伏特高壓直流工程,為新能源電力消納提供空間,推進能源結構調整,努力實現‘綠電’能發盡發、能送盡送、能用盡用。”國網寧夏電力副總工程師閆志彬說。
據悉,該直流通道與之前的通道最大的區別是以輸送新能源為主,而且不新增火電,新能源電量輸送比例目標超過50%。
到2025年,國網寧夏電力將初步建成省級能源互聯網,確保自治區清潔能源裝機容量超過4500萬千瓦,實現“兩個50%”(裝機占比超過50%,發電量占比超過50%);非水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比重提高至28%;直流通道外送能力達2200萬千瓦,外送電量為1000億千瓦時。
到2030年,國網寧夏電力要持續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助力及早實現碳達峰,為實現碳中和夯實基礎。
- 2-5· 廣西電力新能源發展實現“加速跑”
- 6-29· 西電東送還跟得上嗎——寧夏全力保障東部迎峰度夏調查
- 5-8· 山西:電動汽車充換電收費有調整 經營場所不得串通漲價
- 12-5· 寧夏“西電東送”突破6000億千瓦時
- 8-11· 西電東送動力強
- 7-28· 又一條西電東送“高速路”竣工
- 3-3· 廣西電力交易市場活躍
- 2-14· 廣西電信宣布關停寬帶公網IPv4服務 只用IPv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