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化江西:數字經濟成“變道超車”新引擎
本報記者黃海波
打造“熄燈工廠”“數字車間”,推動“人物聯動”“物物聯動”,發展“數字鄉村”“智慧農業”……近些年,江西堅定不移實施數字經濟“一號工程”,加快“數”化江西進程,為“變道超車”“換車超車”、實現高質量跨越式發展打造新引擎。
打造數字化轉型新生態
走進贛江之濱——南昌市紅谷灘區,這里不僅集聚了華為、阿里、騰訊、科大訊飛等大企業江西區域總部,還吸引了美房云客、南京睿悅、格如靈、訊飛幻境等一批知名VR企業總部落戶。
作為江西VR產業發展的核心,紅谷灘區積極打造區域性VR產業生態圈高地,奮力搏擊數字經濟新藍海,力爭到2025年,這一新興產業營收突破500億元。
在發力VR產業、移動物聯等數字優勢產業發展的同時,江西還通過建設數字化智能工廠、培育數字經濟產業園、打造流量經濟產業園等舉措,推進“數”化江西進程,讓數字經濟成為“變道超車”新引擎。
“陶瓷企業生產線經過數字化改造,每條線生產工人由原來的近300人下降到最少50人。”2020年年初以來,豐城市全面打造“熄燈工廠”“數字車間”,加快培育壯大數字經濟步伐。
聚集了數十所高校的共青城市,依托共青科教城高校資源優勢,引進和培育了數字經濟產業園、跨境電商產業園等一批創新創業平臺,帶動了一批有志青年成功實現創新創業。
位于南昌市青山湖區的江西流量經濟產業園內,各類電商產業區域映入眼簾,一個渠道鏈、服務鏈、供應鏈、創新鏈、物流鏈等多鏈合一的成熟流量經濟產業生態體系正在加速構建。
國家稅務總局江西省稅務局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江西省數字經濟發展勢頭強勁,稅收貢獻率不斷攀升。全省數字經濟核心產業稅收增幅達27.3%,高出全省稅收增幅11個百分點。
培育“數字經濟+”新模式
風口正勁,方興未艾。
江西搶抓數字化“風口”,著力培育“政務+數字經濟”“治理+數字經濟”“旅游+數字經濟”等數字化應用場景,以應用為牽引,推動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
南昌市東湖區和青云譜區全力推動數字應用場景供給,鼓勵推進數字經濟在城市建管、政務服務、“宅經濟”、在線教育等服務領域的跨界聚合,以“本地用”推動“本地造、本地創”,倒逼推動數字經濟從“流量”向“留量”可持續發展。
宜春市靖安縣借力科技手段打造中源避暑小鎮智慧旅游平臺,實現景區管理控制“一張圖”。通過視頻監控、LED交通誘導屏等200多個傳感器設備,實現“人物聯動”及“物物聯動”兩大應用場景功能,為旅游插上數字化“翅膀”。
豐城市大力推動數字政府建設,推進城市交通、城管、治安等基礎設施數字化升級改造;石城縣積極探索數字化賦能鄉村治理,加快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鄉村治理新格局;南昌市西湖區桃花鎮打造抖音中部地區頭部機構,利用“綠夢大廈電商直播基地”資源,推動傳統商業線下線上融合,培育主播超百人……
當一大批數字化應用走進現實,數字經濟正在潛移默化地改變著江西百姓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成為“數”化江西的生動注腳。
共繪“數字鄉村”新藍圖
“鄉村興則國家興”,建設數字鄉村既是鄉村振興戰略方向,也是建設數字中國的重要內容。
進賢縣是首批國家數字鄉村試點縣,目前正在加快推進鄉村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和鄉村智慧應用發展,并以農村電子商務為突破,加快推進鄉村數字經濟發展和產業數字化建設,用數字化引領驅動鄉村現代化,助力鄉村振興搭上“數字快車”。
“我家滯銷的一千多斤烘干白蓮前兩天已全部售空啦!”石城縣引進阿里巴巴、京東等一線品牌電商企業,通過“電商企業+電商服務站+貧困戶”“電商企業+合作社+貧困戶”等模式,帶動3000余戶農戶通過電商平臺銷售白蓮、翻秋花生等特色農產品實現增收。
橫峰縣是江西少有的快遞物流產業高度集聚的縣域之一,該縣依托現代物流產業園,通過對接電商平臺,幫助農戶和農企疏通渠道、打開銷路;同時積極發展智慧農業,投資110萬元建設智慧農業項目,用以監測果園氣候、土壤等因素,提升農產品品質。
在江西,不僅政府、企業瞄準數字經濟發展的巨大機會,連脫貧戶也在弄潮數字經濟。
在撫州市東鄉區孝崗鎮張坊村,23歲的脫貧戶張學良憑借眼光和膽識,站上了數字經濟的風口,依靠創業徹底甩掉了貧困戶的帽子,年收入超百萬元。下一步,張學良打算“進軍”省城南昌,融入更大的“直播經濟圈”,爭當數字時代的弄潮兒。
- 2-3· 江西崇仁高新區綠色轉型步伐穩
- 1-13· 江西上饒發布重點產業技術需求
- 12-12· 江西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態勢明顯
- 12-2· 山西:數字賦能醫療衛生服務
- 12-2· 江西臨川:城市有機更新,繪足幸福底色
- 11-18· 江西九江:多措并舉支持民營企業加強研發
- 10-10· 江西:以詩詞為媒激發景區文旅融合新活力
- 9-2· 江西省科技廳 多措并舉支持贛江新區科技創新
- 9-2· 江西廣豐:強化“人才鏈”,賦能“產業鏈”
- 8-29· 看江西萬年如何古稻新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