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豐都瞄準“綠電”產業 助力綠色發展
總投資101.64億元、總裝機140萬千瓦、抽水電量10.76億千瓦時,具有儲能、快速負荷調整、緊急事故備用等功能……日前,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碳達峰、碳中和聯合行動啟動儀式在四川省宜賓市舉行,此次聯合行動將建設風電、光伏、天然氣等4個清潔能源項目,其中作為唯一的儲能項目,重慶市豐都縣栗子灣抽水蓄能電站正加快施工進度。
據悉,栗子灣抽水蓄能電站項目建成后,每年可節省標準煤耗31.62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80萬噸。對于缺煤的重慶來說,該項目將優化重慶電源結構,緩解電網調峰壓力。
重慶市豐都縣位于三峽庫區腹地,長江穿城而過。目前火電在重慶統調電網電力裝機中占比超六成,全市全部煤炭需從市外輸入,電力長期處于緊平衡狀態。如何保障能源供應、落實好長江經濟帶共抓大保護精神?為此,豐都縣瞄準“綠電”產業,大力發展各類清潔能源,一批像栗子灣抽水蓄能電站這樣的“綠電”項目,正發揮著綠色引擎作用,助力三峽庫區綠色發展。
豐都縣南部多為高山地區,風力資源豐富。在豐都縣仙女湖鎮海拔一千多米的山巒上,一座座巨大的風機蔚為壯觀。中國大唐集團有限公司重慶分公司新能源事業部員工謝智旭介紹,2015年底大唐集團在豐都的風電場首臺機組并網發電,經過幾年發展,目前大唐集團在豐都縣風電裝機容量為14.2萬千瓦,已累計向當地提供清潔電能7.2億千瓦時。
記者從豐都縣發改委獲悉,豐都利用風力資源優勢,已發展為重慶風電裝機容量最多的區縣,年風力發電量約6億千瓦時,每年可以節約標煤22.37萬噸、節約用水約216.89萬噸。隨著新的風電項目開工建設,2022年風力發電量還可增加約0.6億千瓦時。
除了風電外,豐都縣還發展生物質能發電、光伏、水電等多種類型清潔能源項目。在該縣久桓城時代廣場屋頂,一片面積為500平方米的光伏電池板排列整齊,這個屋頂分布式光伏電站裝機容量86.4千瓦、年均發電量約7.6萬千瓦時。
國網重慶豐都供電公司營銷部負責人介紹,今年9月,豐都縣進入國家能源局整縣(市、區)屋頂光伏開發試點名單,豐都電網現已累計接入分布式光伏電站60多戶,總裝機容量約6000千瓦。
秸稈、樹枝等農林廢棄物如處置不當,就會成為污染源,如何變廢為寶?記者在豐都縣凱迪綠色能源開發有限公司物料倉庫看到,秸稈、樹枝等農林廢棄物被加工成碎屑,堆得滿滿的,用于燃燒發電。該公司副總經理張治凱說,作為生物質發電廠,企業自2013年并網發電以來,已發電約12億千瓦時,年收購農林廢棄物約26萬噸,為周邊農民年創收9000多萬元。企業還在加快技術創新,開展熱電聯產項目,將余熱、蒸汽、灰渣“吃干榨盡”。
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底,豐都縣風電、光伏、水電、生物質能總裝機408兆瓦,不僅滿足本地電力供給,富余能源還跨區域外送。2020年,豐都電網就地消納清潔能源7.6億千瓦時,相當于替代原煤30.4萬噸,減排二氧化碳82.08萬噸。
“要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必然需要經濟社會發展綠色轉型。我們將依托縣內資源優勢,加快推進清潔能源開發利用,把豐都打造成為重慶清潔能源示范基地,推動高質量發展。”豐都縣主要負責人說。
- 6-3· 重慶:數字化碳管理賦能綠色發展
- 12-1· 西安至重慶高鐵安康至重慶段開工建設
- 6-16· 重慶:大山深處隘口鎮,土特產借電商沖出“隘口”
- 6-16· 西部(重慶)科學城精準助企 各類補貼“免申即享”
- 6-9· 重慶沙坪壩區打出防范化解政府債務組合拳
- 6-2· 李潔:重慶兩江新區將打造萬億級汽車產業集群
- 5-30· 重慶梁平:產業進“規” 園區入“特”
- 5-27· 西部(重慶)科學城:支持小巨人企業進入多層次資本市場
- 5-19· 重慶出臺18條舉措 助推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發展
- 5-19· 重慶建設西部數據交易中心 推進數據合法合規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