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業加快托盤循環共用系統建設
記者從長江經濟帶托盤循環共用推進大會上獲悉:2009年至2015年我國托盤保有量保持快速增長,總產量逐步穩定,預計未來5年我國托盤保有量高峰可望達到12億片至15億片左右。
我國托盤企業分布集中在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及上海、廣州、天津、北京等地和大型城市經濟圈,約占企業總數的35%,托盤產量約占總產量的60%。目前符合國家標準推薦的兩類規格托盤比例為20%左右,符合其他國際標準和各行業托盤標準的托盤占總量的45%左右,其余為完全不符合任何標準的非標定制托盤。
據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托盤專業委員會的托盤市場調研測算,我國現有托盤中木托盤所占的比例為78%,木質材料仍成為托盤的主要材料。實踐表明,木質材料屬于可再生資源,是一種理想的環保材料。
目前澳大利亞、美國、歐洲以及日本、韓國等很多國家均已完成了托盤共用系統的建設,實現了托盤的循環共用。其中日本發展托盤共用系統用了約30年時間,韓國用了約20年時間。
我國目前木托盤規格包羅萬象,來源五花八門,質量千差萬別,受制于內部管理及外部循環大環境尚未完全建立的條件,一次性木托盤占據絕大部分市場,托盤廢棄物造成了資源的巨大浪費,資源匱乏與經濟發展矛盾日益突出。
據悉,我國標準化托盤推廣工作面臨的障礙是:受傳統觀念及多種因素影響,低價一次性托盤需求旺盛,標準化工作亟需完善,市場推廣與實施需要宣傳貫徹與磨合。此外用戶自主性強,行業間管理與協調難度較大。與會專家表示,要補上傳統托盤成本高、回收難、不環保、影響裝卸效率的短板,實現高效物流和資源的有效循環,需要加快建設標準化托盤循環共用系統,在區域或全國范圍形成保障托盤、周轉箱等運輸包裝物循環共用的網絡及運營體系。托盤循環共用系統可以在全供應鏈、跨產業鏈實現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的統合,結合RFID電子標簽、GPS、GIS等高新技術應用,讓物流早日“綠”起來,真正降低倉儲成本,切實提升綜合效益。
- 1-27· 加快培育外貿新動能 促進外貿高質量發展
- 1-6· 系統更高效,購票更便捷
- 1-2· 山東加快推進立體交通體系建設
- 12-26· 商務部:加快建設一批內外貿融合發展平臺
- 11-21· 北京加快存量數據中心提質升級
- 11-18· 鐵路建設量質齊升 前十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超10%
- 11-14· 山東:加快重大場景創新 引領“十強產業”發展
- 11-14· 山西加快推進科技資源開放共享
- 10-28· 工信部:加快培育低空物流等低空消費新業態
- 10-21· 重慶:建設高能聚合的科技創新成果轉化樞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