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網絡創新論壇|中國聯通唐雄燕:5G網絡現狀、挑戰與創新方向
7月24日,由江蘇省未來網絡創新研究院主辦、SDNLAB承辦的2021中國5G網絡創新論壇在北京成功舉辦。會上,中國聯通研究院副院長唐雄燕發表了主題為“5G網絡現狀、挑戰與創新方向”的演講。
唐雄燕表示,5G是新基建龍頭,助力中國提升國際競爭優勢,也是運營商肩負的使命。自頒發5G牌照后,我國5G建設飛速發展,工信部6月統計數據顯示,中國5G站點達96.1萬,約占全球70%;5G手機連接數達3.65億,約占全球80%;5G終端出貨占比73.6%,預計年底出貨比達90%。中國實現了5G發展的領跑。隨著5G標準持續演進、5G-Advanced規劃了下一個五年的5G藍圖。新的需求也推動技術的不斷進步。當前5G的To C業務發展迅速,隨著用戶的逐步飽和,未來幾年To B業務是發展的重點,預期在2022年后,將規模走向ToB行業新市場。中國聯通積極探索5G垂直行業應用,已經涵蓋了300多個全國燈塔客戶,200余個項目落地實施。在直播新媒體、智慧煤礦、智能制造、鋼鐵等行業等形成了有影響力的示范應用,并已經打造了100+個商業化項目。
5G新業務催生了新的需求,例如上下行帶寬需求,從以往下行流量主導變為上行流量主導;XR等新型業務對網絡指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行業數字化更是對多維網絡能力有嚴苛的要求。這給5G網絡的發展帶來了新的挑戰,包括網絡能力提升(高流量、大上行帶寬、低時延、可靠性)、垂直行業需求(本地化、安全、模組終端)、產業生態發展(網絡建設成本高、切片功能有待完善)、業務應用拓展(商業模式和殺手級應用有待探索)等。
唐雄燕提出了5G未來網絡創新的8個方向:
打造更加靈活的網絡切片+邊緣計算提供差異化、高隔離、低時延能力;
通過FDD與TDD協同、高低頻互補、多種時隙配比等手段提升上行帶寬能力;
通過毫米波技術大幅提升網絡容量服務大視頻業務;
通過引入網絡智能化實現基站節能、網絡資源靈活編排和調度;
推進網絡體系和網絡能力開放,通過更加開放設備/平臺實現和應用深度融合;
打造端到端閉環確定性服務體系,滿足垂直行業高性能需求;
推進ICT與OT技術融合,實現5G與工業的協議的深度融合共通,共同創造技術生態和技術產品;
推進5G與云大邊智鏈深度融合打破單一技術鼓勵化,共同形成智慧應用。
工信部近期啟動5G應用“揚帆”計劃,指出了5G向垂直行業拓展的重要方向,打造重點領域應用,推動應用生態發展,5G已然成為數字化轉型和數字經濟發展的重要驅動力。中國聯通于2021年提出了CUBE-Net3.0網絡,致力于打造新型數字基礎設施,后續圍繞算網一體、云光一體、確定性服務、云網大腦四大技術體系,開展全方位的網絡持續創新。
- 10-17· 5G賦能低空經濟 我國將打造全球最大規模低空通信網
- 9-12· 網絡貨運行業轉型升級:驛能科技「油品廳」方案的創新實踐
- 1-8· 傳統網絡助推創新發展 郵政網絡成為數字化應用推廣中不可或缺一環
- 11-27· “5G+工業互聯網”融合應用先導區試點建設將推進
- 7-17· 加快網絡強國建設 共創美好數字未來
- 7-17· 加快網絡強國建設 共創美好數字未來
- 6-1· 5G普及率折射數字經濟活力
- 11-3· 黑龍江:5G應用助傳統產業升級
- 10-10· 網絡貨運員成為我國新職業工種
- 8-15· 5G賦能東北老工業基地轉型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