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農村公路總里程約1.1萬公里
又是一年暑假到,被譽為京津冀后花園的薊州區再次進入旅游高峰,網紅景點吸引大量游客打卡,各色民宿中也滿是盡情享受悠閑時光的人們。而這背后,多虧了蜿蜒穿行于燕山山脈之中的津圍公路北二線,它不僅串聯起了薊州區重要景點,更托起了沿線百姓的小康夢。
“來了好多次,每次都感到意猶未盡,這里緊靠于橋水庫、往里走還有長城,除了自然景點豐富,郭家溝、毛家峪等特色村落也是風景宜人,最主要的是交通特別便利,對于自駕的朋友特別友好。”在津圍公路北二線的一處觀景臺上,市民張先生正在用手機記錄眼前的美景。他說,這些年每次自駕來薊州,不管住在哪個農家院,都會在這條路上開一圈兒,因為它不僅是一條四通八達的公路,更是一道靚麗的山區風景線。
據了解,津圍公路北二線工程屬于京津冀一體化項目,工程起于喜邦公路白莊子村,止于津圍公路河北興隆界,全長31公里,2017年7月通車,是我市首個完成竣工驗收的京津冀一體化國省干線普通公路新改建工程。
“津圍北二線通車前,市里游客想要駕車來薊州山區基本都要繞上一大圈,從津薊高速駛出后走原津圍公路上山,遇到節假日,堵車三四個小時是常有的事。這條路通車后,出了高速只需20多分鐘便可進山。”薊州區交通局二級調研員楊寶清談起今昔對比感慨萬千。如今,津圍北二線將薊州區的毛家峪、梨木臺、郭家溝、九山頂、黃崖關長城等旅游景點串聯起來,不僅有效緩解了津圍公路節假日和旅游旺季的交通擁堵問題,還打通了連接北京、河北的旅游通道,推動了三地交通一體化。
津圍北二線,不僅為“在路上”的旅客平添了幾分愜意,更成為周邊村民走向致富路的“敲門磚”。“沒有這條路,就沒有現在這蒸蒸日上的好光景。”距離津薊高速薊州站只有20分鐘車程的和順生態園內,園長何欣的臉上笑開了花,在剛剛過去的采摘季,園里的草莓和櫻桃采摘凈利潤達到500多萬元,僅“五一”期間就接待游客超過3萬人次,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我們主要種植草莓和櫻桃,都是嬌嫩的水果,路況稍微顛簸一點就全爛了,之前的津圍公路又堵又窄,津圍北二線開通以后,我們的果子可以很順利地運出山外,城里的顧客來這里采摘也方便多了,生態園的人氣一下子就給帶上來了。”何欣說,現在園區建有生態大棚31個,已經發展成薊州北部山區最大的農業旅游觀光園。
津圍北二線僅僅是薊州區公路建設走向現代化的一個縮影。近年來,該區大力推進京津冀一體化重點公路項目建設,并計劃用兩年時間爭創國家級交通運輸一體化示范區縣。薊州區交通局黨委書記、局長陳樹先說:“今年6月,我們制定了爭創國家交通一體化示范縣方案,目前,像倉桑公路、侯玉路西延線等與京冀之間的斷頭路、連接路已全面打通,京津冀的一體化通道日益順暢。”
截至目前,全市公路總里程約為1.6萬公里,其中,農村公路總里程約為1.1萬公里,為沿線村落帶來了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人才流,對于經濟的拉動作用立竿見影。
“我們將以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引,踐行‘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初心使命,全心全意為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而努力。‘十四五’期間,我們將重點在高質量發展上下功夫,按照減污降碳,綠色發展的模式持續搞好農村公路建設發展。”市交通運輸委建設管理處處長韓福前表示。
- 3-31· 天津“無廢城市”建設亮出成績單
- 3-31· 天津抓緊抓實重大項目建設
- 2-24· 農業農村部:元宵節“菜籃子”產品供給有保障
- 1-13· 天津打造8個市級“夜津城”地標性集聚區
- 1-13· 天津開展“留創貸”金融產品服務試點
- 12-2· 推動農村公路高質量發展 繪就鄉村振興新圖景
- 11-21· 北京、天津、河北等8地推出旅居養老機構服務平臺
- 10-21· 天津:全力打造“敢轉、愿轉、會轉”模式
- 10-17· 天津:金融“活水”灌溉科創“新苗”
- 10-14· 天津加快建設全國新能源設施租賃中心 服務實體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