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多式聯運創新發展論壇在成都召開
6月25日,以“匯智構新局?協聯促發展”為主題的“國際多式聯運創新發展論壇”在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區舉辦。本次論壇由中國公路學會、一帶一路國際交通聯盟(BRITA)、成都市青白江區人民政府、成都市科學技術協會共同主辦,由中國公路學會運輸與物流分會、青白江區科學技術協會、青白江區國際鐵路港管理委員會、青白江區交通運輸局、青白江區國貿和物流局、《中國公路》雜志社承辦。來自中國科協、國家發改委、地方政府的領導、行業專家及200多位企業代表出席會議。與會嘉賓圍繞國際多式聯運國家政策、行業趨勢、企業實踐等內容開展交流、探討和咨詢。
多式聯運是依托兩種及以上運輸方式有效銜接,提供全程一體化組織的貨物運輸服務,具有產業鏈條長、資源利用率高、綜合效益好等特點,對推動物流業降本增效和交通運輸綠色低碳發展,完善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具有積極意義。強化多式聯運系統建設,推動多式聯運運行水平的提升,是“十四五”期間我國交通和物流領域的重要任務。
“國際多式聯運會地聯合創新中心”正式揭牌(從左至右:成都市科協黨組書記、副主席羅蓉,中國公路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國際路聯(IRF)副主席、一帶一路國際交通聯盟執行主席兼秘書長劉文杰,中國科協戰略創新研究院副院長、“科創中國”四川、重慶掛點組組長趙立新,成都市青白江區區委常委、區總工會主席任智勇)
論壇舉行了“國際多式聯運會地聯合創新中心”揭牌儀式。按照中國科協“科創中國”品牌建設要求,中國公路學會、成都市科協、成都市青白江區人民政府共同簽署了關于組建國際多式聯運會地合作聯合創新中心的合作協議。中心正式掛牌成立后,將匯聚各方優勢,構建青白江“科學合理、功能完備、開放共享、智慧高效、綠色安全”的國際多式聯運發展模式,為成都市、西部及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綜合立體交通網建設和經濟振興提供支撐。
01 開幕式
中國公路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國際路聯(IRF)副主席、一帶一路國際交通聯盟執行主席兼秘書長劉文杰在致辭中提出,我國在經濟貿易上取得了舉世矚目的輝煌成就,這離不開多式聯運等運輸手段的重要作用。他希望“國際多式聯運會地聯合創新中心”能成為產業融合發展的平臺,技術和模式創新引領的智庫,信息互聯互通的重要渠道,未來交通、各種運輸方式建設的陣地和高地。
中國科協戰略創新研究院副院長、“科創中國”四川、重慶掛點組組長趙立新在致辭中表示,希望中國公路學會、成都市青白江區人民政府能夠深化合作,在中國科協和成都市科協的支持下,共同將國際多式聯運會地聯合服務團打造成產學研供需對接的信息平臺,人才與技術的賦能平臺,技術服務與交易的應用平臺。
成都市青白江區區委常委、區總工會主席任智勇在致辭中介紹了青白江在發展國際多式聯運方面的優勢,并希望能夠舉辦這次論壇促進青白江區政府及企業加強與專家和代表們的進一步交流,共同推動當地多式聯運創新鏈、產業鏈、資本鏈深度融合,共同謀劃青白江區多式聯運創新發展藍圖。
成都市科協黨組書記、副主席羅蓉在致辭中表示,期待中國公路學會與成都科協以此次論壇為新的起點,在重大的創新平臺、會地聯合創新科技經濟融合等重要領域攜手探索創新,深層次、更高層面搭建學術交流平臺,高水平搭建科技創新與科技經濟融合創新發展平臺,為成都多式聯運體系高質量發展凝聚智慧,出力獻策,為科創中國試點城市的建設、會地合作,貢獻成都方案。
中國公路學會副秘書長喬云主持論壇開幕式。
02 主旨報告
論壇的主旨報告由中國公路學會運輸與物流分會秘書長塞雁主持。來自運輸物流界的五位知名專家圍繞主題,從不同角度同與會代表作了精彩分享。
國家發改委綜合運輸研究所所長、中國公路學會運輸與物流分會副理事長汪鳴作題為《“十四五”期間我國多式聯運的定位和發展方向》報告。他提出,多式聯運的發展的三個重點方向:一是要重構多式聯運網絡;二是要提升效率和服務;三是加快裝備的研發和應用。
交通運輸部水運科學研究院副總工程師兼物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鄧延潔作了題為《把握新發展形勢,推進港口鐵水聯運高質量發展》的報告。他提出,在碳達峰的條件要求下,多式聯運是必須來選擇的發展之路。一是要把握國家大趨勢,以鐵水聯運為抓手來構建現代港口體系。二是要加快進港鐵路的建設,切實提高中轉效率。三是注重行業自身發展向注重服務供應鏈產業鏈方面發展。
上海自貿區供應鏈研究院院長黃有方做《自貿區是賦能國際物流樞紐的關鍵》的報告。報告提出,自由貿易區要通過構建國際化通道、全球的網絡、國際多聯運的方式等手段,對國際物流進行賦能。
中國交通通信信息中心副主任林榕做《國際物流供應鏈大數體系構建與服務實踐》的報告。他提出要從四個方面構建國家物流平臺:一是“全景式”的信息樞紐,二是“一網通”的信息交換,三是“一站式”的業務辦理,四是“國家級”公共信息服務。
北京交通大學交通運輸學院物流工程系主任張曉東做《構建多式聯運體系 支撐新發展格局》的報告。他提出,面對新的發展格局,著眼于優化供應鏈、重塑產業鏈、提升價值鏈,急需通過多式聯運實現各種運輸方式的協同發展,從而助力產業升級,邁向價值鏈的新高端。
03 企業實踐
論壇還進行了企業經驗分享,來自多式聯運企業的六位嘉賓分享了實踐經驗。
成都國際陸港運營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高鴻皓分享的主題是《深化國際多式聯運樞紐體系建設,利用多式聯運“一單制”推進供應鏈生態》。他結合成都國際陸港開展多式聯運“一單制”的企業實踐,從推動供應鏈生態融合創新方面給代表進行了分享,對后續開展國際多式聯運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鑒價值。
傳化智聯西南大區成都傳化智慧物流港有限公司總經理潘柯名分享的主題是《傳化智聯打造多式聯運解決方案助力一帶一路建設》。報告分享了傳化智聯在打造多式聯運方面的解決方案,要重點解決拼箱集貨和拆箱的問題,利用傳化公路港的物理空間來作為集散中心,通過跟跟海運、鐵路和航空之間資源的對接,做好國內段的貨物的機載和港口碼頭之間的的連接。
西安自貿港建設運營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葛孚義分享的主題是《中歐班列長安號——構筑內陸地區效果高、成本低、服務優的國際貿易通道》。除了分享西安自貿港在中歐班列方面的運營經驗之外,他還呼吁各個平臺公司要告別為了拼搶貨源相爭的狀態,更多應該探討如何高質量發展發展中歐班列,合作共贏。
寧波舟山港股份有限公司業務部部長張智分享的題目是《寧波舟山港探索多式聯運高質量發展》。他提出,下一步要重點打造“海鐵聯運+國際聯運”的雙循環雙通道的通道建設,依托海港資源、海港輻射、運輸資源,通過海鐵班列把資源進行串聯。
四川交投物流有限公司投資發展部部長曾翔宇分享了《構建高速公路骨干網,打通多式聯運最后一公里》。他報告中指出,四川交投物流積極探索利用路產資源構建高速公路智慧物流港的網絡體系,并取得了階段性的目標成果。該項目具有較強的社會意義和經濟價值,除了發揮降本增效的作用之外,還能夠打通城鄉物流雙向通道、帶動實體經濟發展,在公共事件中發揮應急保障作用,加速新型物流科技應用落地等作用。
廈門華商縱橫物流投資有限公司首席數字官馮世豪分享的題目是《多式聯運數字化探索》。他提出要通過數字化為多式聯運賦能,在數字化基礎上進行相關增值服務。
04 戰略咨詢
在本次論壇期間,青白江區政府、青白江區科協和青白江區鐵路港管委還進行了“科創中國·成都國際鐵路港多式聯運專家戰略咨詢會”。會上,青白江區管委聚焦成都國際鐵路港的戰略定位和發展方向,圍繞多式聯運和產業發展堵點、難點提出咨詢問題,與會專家進行現場指導,并提出建議和意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05 考察調研
在論壇舉辦期間,相關專家及企業代表赴青白江區歐洲產業城、成都國際鐵路港、成都積微物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進行了考察調研,并就青白江區產業政策、行業發展、技術革新等問題進行深入交流、探討與咨詢。
- 4-14· “鐵公水”多式聯運織密春耕物資運輸網
- 4-14· 多式聯運“一單制”構建物流發展新路徑
- 12-16· 國際航協公布10月全球航空貨運市場相關數據
- 12-12· 進軍國際市場 陜西富平冰柿首次出口加拿大
- 10-14· 商務部國際司負責人介紹中國—東盟自貿區3.0版談判實質性結束相關情況
- 10-10· 上海國際再保險中心建設步履不停
- 9-12· 上海:國際科創中心從建框架向強功能躍升
- 8-26· 國際公路運輸系統集結中心落地新疆
- 6-10· 建設國際門戶樞紐城市,成都按下“加速鍵”
- 5-9· 國際航線密集“上新” 成渝開放展現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