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QOO小米618位列前三,它們都做對了什么?
一年一度的618大戰已經打響,首輪戰績公布后,幾家歡喜幾家愁。在京東公布的首輪618戰報中,蘋果、小米、iQOO位于手機品牌榜單的前三名。一個是擁有11年歷史的互聯網手機品牌老將,另一個則是成立不到3年的新銳手機品牌。iQOO和小米似乎有一定的相同之處,同時又存在不少差異點。
小米鞏固用戶,iQOO開辟市場
成立11年的小米,是一家具有強烈的互聯網品牌基因的廠商。從早年的“為發燒而生”到現在的“和用戶交朋友,做用戶心中最酷的公司”。隨著內涵的不斷升級,小米的品牌定位變得越來越寬泛,這也決定了小米在產品線的布局上越來越廣,目的在于覆蓋不同的用戶類型,以及獲取最大的用戶留存率。眾所周知,小米具有強大的粉絲基礎,因而小米的產品定義很大一部分是滿足米粉群體的偏好。
而iQOO則不同,它是以線下市場為主的頭部廠商vivo孵化的互聯網品牌。iQOO成立之初,就已經身處紅海市場,這種情況決定其幾乎不可能復刻小米的成長路線。相比小米的大而全,iQOO選擇迅速建立自己的獨特的品牌特色,主打性能群體這一細分市場,走的是小而精的路子。iQOO的產品布局從旗艦到入門級幾乎都強調了品牌的性能基因,提供了同價位級別相對突出的性能體驗。這樣做的好處是:一方面,iQOO很好地補足了vivo所不具備的產品類型;另一方面,它也和線上市場中其他手機品牌形成了足夠的區隔度。
小米擅長制造話題,iQOO更具創意
小米和iQOO的營銷玩法也存在明顯差異。小米的營銷更偏向話題制造,其幾乎每次的新品預熱,基本都是通過微博等社交平臺,利用懸念、熱點借勢等方法制造話題,引發網友的激烈討論,從而帶動產品關注度。
以今年的小米11為例,小米在預熱期便借助蘋果取消充電頭這一熱點,宣布包裝盒中取消附送充電頭,讓網友誤以為小米11跟風走“環保”路線,企圖站在消費者利益的對立面。結果發布會上卻來了一個“反轉”:有充電頭和沒有充電頭的版本全按照一個價格進行銷售。罵過小米的網友不僅慘遭“打臉”,還得夸一句“小米良心”。此時小米11的話題營銷目的也已達成。
與之對比的是,iQOO的營銷路線卻和小米頗為不同。強調“本分”價值觀的vivo,幾乎沒有依靠爭議去制造話題,而這種基因也毫不意外地延續到了iQOO的身上。相比小米,iQOO在營銷上更強調創意和共情。
例如,iQOO去年推出了一部電競紀錄片《生而為贏》,向觀眾揭秘了電競選手的真實生活。此外,其也通過“亞軍就是頭號輸家”等金句,讓KPL電競粉絲群體產生了精神共鳴。這種通過情感搶占用戶心智的營銷,相比之下更被iQOO所崇尚。
小米、iQOO的渠道布局各有特色
iQOO因為本身成立時間不長,且主要瞄準線上的用戶群體,因此其主力的銷售渠道在線上,并沒有按照vivo傳統的線下渠道進行銷售。盡管以線上銷售為主,但卻并不意味著它“管生不管養”。據悉,iQOO和vivo手機采用完全相同的售后政策,背靠vivo在四五線城鎮的網點布局,并支持vivo線下門店的到店維修,碎屏延保,以及雙向免郵寄修服務。
而小米除了在線上渠道進行銷售產品外,由于最近幾年對線下渠道的加速布局,其所有手機產品基本都走的是O2O新零售路線,通過各大城市的小米之家進行線下同步銷售,并支持產品到店維修服務。不過,由于布局時間較晚,小米之家目前的網點分布幾乎只停留在地級市,國內不少鄉鎮仍未覆蓋到,這也為偏遠地區用戶購機和維修帶來了一定的麻煩。
整體而言,小米和iQOO可以說有相同亦有不同。雖然二者都主要著眼于線上市場,但由于二者本身具備的優勢不同,因而其產品的用戶群體傾向性也存在著一定的差異。例如選擇iQOO產品的用戶往往重視性能、設計、服務,而選擇小米的用戶則可能更強調所謂的性價比。不過,iQOO和小米的成功,也都說明了二者的路線均有可取之處,只不過iQOO作為后起之秀,能夠以相對較短的時間趕上小米,其前景不可小覷。
- 3-31· iQOO Neo6 官宣 4 月 13 日發布
- 8-9· LoongArch 與云平臺成功適配,龍芯 3C5000L 即將面向云服務市場投入應用
- 8-5· iQOO 8系列兩款新機入網
- 6-7· Google Ads讓跨境電商運營推廣變的更簡單
- 2-22· 消息稱 iQOO Neo5 配 66W 快充頭,30 分鐘即可充滿
- 11-5· 和易孚(IQAX)正式成立 全力加速全球供應鏈數字化轉型
- 11-5· Google Play控制臺曝光了金立M12新機的關鍵規格
- 10-12· Google Meet for Android迎來新UI 更方便管理會議日程
- 8-8· iQOO 5 搭載 120dB 高動態 Hi-Fi 芯片,獲小金標認證
- 8-7· Zoom停止中國區直銷,訊眾及時會將提供一致化視頻會議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