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我國農村公路總里程穩定在500萬公里左右
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了《關于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意見》。鄉村振興,離不開農村公路的發展和支撐。交通運輸部今天(25日)表示,到2035年,形成“規模結構合理、設施品質優良、治理規范有效、運輸服務優質”的農村公路交通運輸體系,“四好農村路”高質量發展格局基本形成。
交通運輸部印發《農村公路中長期發展綱要》,對未來我國農村公路的發展工作進行了系統的部署。我國農村公路總里程已經突破435萬公里,具備條件的鄉鎮和建制村通硬化路、通客車目標全面實現。這張巨大的交通網絡連起村和村,鄉和鎮,已經成為社會公認的“超級工程”。
未來這個“超級工程”能給農民朋友帶來哪些實實在在的紅利?《農村公路中長期發展綱要》描繪了未來15年,乃至更長時間我國農村公路發展的藍圖——到2035年,形成“規模結構合理、設施品質優良、治理規范有效、運輸服務優質”的農村公路交通運輸體系,“四好農村路”高質量發展格局基本形成。
首先是路——實現現有的路提質升級,新建的路更多向進村入戶傾斜。《剛要》明確,未來的農村公路要基本實現鄉鎮通三級路(10米左右寬,一般雙向兩車道)、建制村通等級路(最低等級路是4級路,6~8米寬,可并行兩輛車)、較大人口規模自然村(組)通硬化路,總里程穩定在500萬公里左右。
其次是客運——實現網絡全覆蓋、公交化運行。《綱要》明確未來要發展便民多元的農村客運服務體系。目前農村客運的主要方式有城鄉公交、定線班車、區域經營、預約響應等等,不一而足,未來各地要根據實際情況,適用哪個,就重點發展哪個,關鍵是要真正讓農村群眾“行有所乘”,安全出行。
最后是貨運——實現提升物流網絡覆蓋率,暢通“最后一公里”。《綱要》明確,未來要構建縣、鄉、村三級農村物流節點體系,促進城鄉物流網絡均衡發展。這三級節點,是農村物流配送的中轉站、大本營,特別是“村”這一級的節點,未來要努力實現建制村全覆蓋,讓農民朋友在家門口就能發件、收件。同時,還要大力發展郵政物流、農村客運小件快運、電商快遞、貨運班車等多樣化配送形式,徹底解決農村物流“最后一公里”的問題。
最終目標,就是要總體實現“人便于行”“貨暢其流”,基本實現城鄉公路交通公共服務均等化,讓農民群眾有更多、更直接的交通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 3-17· 我國最大的新疆耐鹽堿微生物資源庫創建
- 3-3· 我國擬修法明確:劃分空域應當兼顧低空經濟發展需要
- 2-17· 我國將增開銀發旅游列車 如何便利老年人出游?
- 1-16· 我國首個跨境醫藥區域集采平臺正式啟動
- 1-13· 我國距離最遠特高壓工程送電量數據亮眼
- 1-6· 我國鐵路高質量發展交出亮眼成績單
- 1-6· 我國高鐵運營里程約4.7萬公里
- 12-26· 我國物流市場規模有望連續九年居全球第一
- 12-9· 我國社會物流成本水平總體保持下降態勢
- 11-18· 我國鐵路已主持制定高鐵領域十三項系統級國際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