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楊元慶:讓“新IT”賦能實體經濟 助推邁向“中國智造”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十四五”時期要“堅持把發展經濟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全國人大代表、聯想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楊元慶認為,要加快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推動中國制造實現產業升級,而這離不開“新IT”基礎設施的支撐和賦能作用。
“十四五”時期是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第一個五年。今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創新發展和科技創新成為高頻詞。
楊元慶坦言,對報告中提出“堅持把發展經濟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保持制造業比重基本穩定,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加快數字化發展,打造數字經濟新優勢,協同推進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轉型”等印象深刻并深為認同。
在他看來,要加快數字經濟跟實體經濟深度融合,通過“新IT”賦能實體經濟,實現各行各業的智能化變革。
“這里IT不再是傳統的Information Technology(信息技術),而是Intelligent Transformation(智能化轉型)。”楊元慶說,所謂“新IT”,就是基于“端(智能物聯網終端)—邊(邊緣計算)—云(云計算)—網(5G)—智(行業智能)”技術架構賦能各行各業、實現智能化變革所需要的技術、服務與解決方案。
他稱,在大數據爆炸式增長的時代,只有通過“新IT”全要素協同發力,才能將數據更好地轉化成生產資料,從而產生價值,成為賦能高質量發展的抓手。
“目前,中國正處于一個中國經濟轉型周期與全球技術創新周期雙重疊加的歷史時點上。”他指出,在各行各業全方位應用“新IT”,加速智能化變革,有助于大幅提升經濟整體及個體企業的技術創新效率和商業化進程,是企業與行業穿越雙周期、致勝智能化時代的核心成功要素。
“智能化變革”,科技創新不可或缺。楊元慶談到,目前聯想集團在全球共設有17處研發基地,每年以超過百億元人民幣的規模投入研發,構建聯想創投、研究院、產品事業部三級研發體制。
今年1月,聯想集團發布公告稱,計劃在科創板上市。根據公告,聯想集團董事會批準了發行中國存托憑證(CDR)、并向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申請CDR上市及買賣的初步建議。
楊元慶稱,聯想從創立之初就重視技術創新,堅持不懈投入,建立完善的創新體系,重視專利保護,重視產學研合作,持續取得豐碩的創新成果,創新實力不斷增強。
他指出,科技創新,要長期積累,要補短板,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精”,才能在國際創新鏈中有一席之地。
“未來5年,聯想會持續推動產學研融合創新,在設備創新、人工智能、云計算、邊緣計算、超算、5G、區塊鏈等研究領域基礎之上,持續探索量子計算、腦機接口、6G等前沿領域。”楊元慶說。
“PC巨頭”是聯想集團的標簽。“新IT”龍頭企業、先進制造業的標桿企業、“新基建”的核心科技提供商、“雙循環”運營的典型代表、全球算力領導者……聯想希望擁有更多新的標簽。
楊元慶坦言,如今“中國制造”已深刻地融入全球價值鏈,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在新階段,中國企業應以更開放的姿態、更積極主動地融入到全球化浪潮中,實現內外市場聯通、要素資源共享,穩定并不斷提升供應鏈產業鏈,促進“中國制造”邁向全球價值鏈的中高端。
- 4-21· 一季度全國鐵路發送旅客10.74億人次
- 4-21· 一季度全國鐵路發送旅客10.74億人次 同比增長5.9%
- 4-14· 一季度全國鐵路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312億元
- 4-14· 一季度全國鐵路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312億元 同比增長5.2%
- 4-14· 全國鐵路清明假期運輸預計發送旅客8450萬人次
- 3-10· 全國數據工作會議提出 深入實施數字化轉型工程
- 2-24· 全國首個!《網約貨車運營服務規范》西安市地方標準實施
- 2-17· 全國鐵路春運發送旅客突破4億人次
- 2-17· 全國鐵路春運發送旅客超4億人次
- 2-17· 元宵節全國鐵路預計發送旅客1030萬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