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采購紅利為發展機遇 多地加快推進政府采購促進中小企業發展
今年初,財政部、工信部聯合發布的《政府采購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管理辦法》正式實施,各地近期也緊鑼密鼓地推出具體實施細則:吉林率先發布政府采購促進中小企業發展實施方案,江西取消政府采購活動中小企業認定證明,浙江明確政府采購優先支持中小企業……
政府采購如何實現扶“小”助“微”?怎樣進一步完善政府采購工作?
向中小企業傾斜
近期,各地相繼披露政府采購支持中小企業情況,如江西2020年政府采購規模達875.5億元,超八成授予中小微企業;湖南2020年中小微企業利用政府采購合同融資6.3億元,同比增長85%;去年以來湖北武漢市政府采購中中小微企業占比達88.5%……多地中小企業政府采購份額創新高,中小企業參與政府采購的積極性不斷提升。
幫扶中小企業發展,是政府采購的一個重要職能。早在2011年,財政部、工信部就印發《政府采購促進中小企業發展暫行辦法》,通過預留份額、評審優惠等措施,擴大中小企業獲得政府采購份額。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去年以來,中小企業面臨市場萎縮、訂單下滑等挑戰,對于更明確、更大力度的政策支持呼聲較高。為此,財政部、工信部聯合發布《政府采購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管理辦法》,并于今年1月1日起實施,各地也加速細化實施方案,在采購份額、信用擔保等方面出臺更多實實在在的支持措施,更有力地支持中小企業發展。
比如,吉林從優化采購活動程序、降低企業經營成本、搭建企業融資平臺等方面出臺12條具體舉措,幫助中小企業紓解發展困難,進一步提升中小企業在市場中的競爭力。浙江明確將加大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政府采購支持力度,規定小額采購項目適宜由中小企業提供的,采購人應當專門面向中小企業采購。山東青島市明確將構建政府性融資擔保體系,為小微企業發展提供更加個性化的定制服務和更加精準的政策扶持。
“中小微企業是我國經濟平穩運行的重要力量,貢獻了50%以上的稅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術創新,80%以上的城鎮勞動就業。”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財政研究室主任何代欣表示,政府采購從需求的角度為中小企業提供支持,有利于中小企業更好地實現高質量發展。尤其是在疫情防控常態化的當下,政府采購更有必要幫一幫、扶一扶,讓那些有發展意愿和成長潛力的中小企業能夠突出重圍,獲得生機。
尚有難題待解決
一些企業反映,在實際操作過程中,當前中小企業有效參與政府采購依然面臨諸多難點,主要表現在采購信息不透明、程序復雜,資質要求、財務擔保要求過高,融資困難等。
尤其是在與大企業競爭中,中小企業仍處于明顯劣勢地位。究其原因,主要是采購單位熱衷于追求“高大上”,不夠信任中小企業的履約能力,有的單位甚至還會故意設置障礙,限制或排斥中小企業參與政府采購。
中小企業自身能力不足,也成為一些單位青睞大企業的原因。“受限于自身經營條件和競爭資質約束,中小企業要與大企業形成分庭抗禮的格局還比較困難。”何代欣表示,政府采購對產品質量、交付時限、配套服務等要求嚴格,和大企業相比,這種整體化采購方案并非中小企業優勢,且中小企業“抱團”組成聯合體的可能性也不高。
一些中小企業不注重企業信用體系建設,存在弄虛作假的行為,也導致采購單位對企業的履約能力存疑。記者梳理近年來各地財政部門曝光的政府采購嚴重違法失信行為記錄名單發現,很多中小企業存在提供虛假材料謀取中標,中標后無正當理由拒絕簽訂合同,與采購人、其他供應商惡意串通等嚴重違法行為。
“各地對中小企業的認識和理解也不一樣。”何代欣認為,在一些中小企業比較普遍、市場發達地區,中小企業已經長期與政府合作,參與政府采購相對容易。但對過往中小企業參與政府采購不多的地區,要讓新的供貨商轉變為中小企業,企業和政府都需要彼此磨合適應。
此外,還有一些地方政府采購過程缺乏有力監督,政策優惠有可能轉化為權力尋租的溫床,中小企業參與政府采購面臨更高的交易成本,這也使得中小企業望而卻步。
企業需練好內功
面對難題和挑戰,如何充分發揮政府采購作用,幫助中小企業蓄力發展?專家表示,還需練好內外功。
何代欣認為,解決中小企業參與政府采購堵點,需要不斷探索政府與市場合作的體制機制,為中小企業進入政府采購提供新機會,“在這個過程中,各地政府要善于發現中小企業的優勢,在商品和服務采購上給予傾斜”。
“要避免面向中小企業采購流于形式,應建立公開透明的采購管理辦法,允許各方面監督進入,并及時處置各種違規和違法行為,把政府采購市場做得比一般商品市場還要透明。”何代欣表示,同時還要明確采購責任,縮短采購決策層級,優化采購流程,確保政府采購高效廉潔。
當前各地也在緊密結合形勢,不斷加大探索力度,進一步提升政府采購的綜合效能。
針對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多地開通了“政采貸”“疫采貸”等融資平臺,幫助企業減輕資金壓力。
對于一些中小企業缺乏誠信的問題,浙江將建立供應商誠信“紅黑榜”,把對優秀的鼓勵和落后的懲罰結合起來,從而限制低誠信企業進入政府采購市場,為優質中小企業提供更多發展機會。
“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參與政府采購是中小企業未來發展的重要契機。”何代欣說,對于中小企業自身來說,還應不斷提升自身競爭力,增強履約信用,熟悉規則,將政府采購的潛在紅利真正變成推動自身健康發展的機遇。
- 9-9· 生態紅利提升農產品效益
- 9-4· 愛采購再次攜手沈陽制博會,賦能裝備制造業轉型新未來
- 8-23· 愛采購 x 福州工博會!快來解鎖制造業數智化轉型指南
- 7-18· 政府采購制度改革持續深化:嚴控成本 保證支出
- 1-10· 稅收紅利助力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提質增效
- 8-26· 5萬億紅利促體育產業起飛,智能健身鏡將如何用科技賦能全民健身?
- 3-11· 原糧采購新方案 “好糧有網”助推糧油產業數字化轉型
- 12-3· 政府采購“網”速升級 多地加快推進政府采購電子化
- 8-20· 帶量采購加速擴圍 3000億中成藥市場“洗牌”
- 7-6· 政府采購推廣使用綠色包裝 商品包裝空隙率不大于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