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鴉智能赴美 IPO,有望成全球 loT 云平臺第一股
2 月 27 日消息 據騰訊證券報道,涂鴉智能本周五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了 IPO(首次公開招股)上市申請文件,具體承銷商為摩根大通、美銀證券和中金公司。文件顯示,涂鴉智能計劃在紐交所掛牌上市,用作 “占位符”的初步計劃最高籌資額為 1 億美元,有望成為全球 loT 云平臺第一股。
據了解,涂鴉智能成立于 2014 年。2018 年涂鴉智能已完成近 2 億美元(約 12.9 億人民幣)C 輪融資。投資者由澳大利亞主權財富基金 FutureFund,NEA,中金硅谷基金,寬帶資本,QuadrilleCapital,香港查氏家族基金 (C.M.Capital)等組成。這是當時 IoT 領域較為罕見的大規模成功融資案例。2020 年 4 月涂鴉智能估值超 200 億元。
據涂鴉智能官方網站提供的公開信息顯示,涂鴉智能全球化物聯網 AI+IoT 開發者平臺,快速落地產品智能化,幫助企業輕松解決智能化難題。涂鴉 loT 平臺致力于為全球開發者提供一站式物聯網解決方案,涵蓋設備智能化、云服務、App 軟件開發、運營維護等各方面,助力各行業客戶實現研發端、生產端、銷售端、運營端全產業互聯網化,縮減研發端成本,提升生產端效率,拓展客戶實現全球化渠道產品銷售能力,搭建場景化 SaaS(軟件即服務)。平臺累計有超過 23 萬注冊開發者,創造完全中立的 AI+loT 平臺賦能模式。產品和服務覆蓋全球 220 多個國家和地區,輻射全球超 10 萬個線上和線下銷售渠道。
在 2020 年,涂鴉智能擁有超過 5000 名客戶,主要包括品牌、原始設備制造商(OEM)、行業運營商和系統集成商。同期,該公司的物聯網 PaaS(平臺即服務)使 2700 多個品牌能夠開發其智能設備,其中包括 Calex、飛利浦和施耐德電氣等領先品牌。截至 2020 年 12 月 31 日,大約有 2.043 億臺智能設備由涂鴉智能提供支持,涂鴉智能還建立了一個由 26.2 萬多名物聯網設備和軟件開發人員組成的大型活躍社區。涂鴉智能的物聯網云平臺目前每天能夠處理超過 840 億個云請求和超過 1.22 億個 AI 語音交互請求。
涂鴉在招股書中表示,該公司擁有一支由工程師和企業家組成的團隊,在軟件、云和企業服務方面擁有豐富的經驗。涂鴉智能的愿景是在物聯網時代,讓每一樣東西都實現無縫連接,通過軟件釋放巨大的商業機會,為用戶創造價值。
涂鴉智能在招股書中提供了該公司的財務信息,2020 年,公司營收增長至 1.799 億美元,與 2019 年相比增長 70%。與此同時,涂鴉智能 2019 年和 2020 年的凈虧損分別為 7050 萬美元和 6690 萬美元。
此外,涂鴉智能還在招股書中披露了公司的股權結構信息。招股書顯示,公司創始人及首席執行官王學集實益持有 113,600,000 股普通股,持股比例為 22.0%;公司創始人及總裁陳燎罕實益持有 28,800,000 股普通股,持股比例為 5.6%;公司首席技術官周瑞鑫實益持有 21,600,000 股普通股,持股比例為 4.2%;獨立董事斯科特 · 桑德爾(Scott Sandell)實益持有 123,284,633 股普通股,持股比例為 23.9%;獨立董事斯科特 · 桑德爾(Scott Sandell)實益持有 123,284,633 股普通股,持股比例為 23.9%;獨立董事被提名人 Jing Hong 實益持有 12,222,267 股普通股,持股比例為 2.4%。公司所有董事和高管總共持有 303,337,456 股普通股,總持股比例為 58.3%。
主要股東持股方面,恩頤投資(NEA)持有 123,284,633 股普通股,持股比例為 23.9%;涂鴉集團公司(Tuya Group Inc.)持有 86,600,000 股普通股,持股比例為 16.8%;Unileo Limited 持有 27,357,264 股普通股,持股比例為 5.3%;Tenet Group Limited 持有 27,000,000 股普通股,持股比例為 5.2%。
- 3-31· 智能無人系統打造“未來之城”
- 11-4· 載譽前行丨因格智能獲評國家級科技型中小企業與CMMI 3級能力評定
- 10-15· 智能網聯汽車政策利好不斷 智加科技發布智加領航Navigate自動駕駛系統
- 8-19· 重載與智能化深度結合開創鐵路貨運發展新紀元
- 7-25· 我國智能航運發展迅速 相繼突破航行關鍵核心技術
- 6-24· 智能產業賽道 天津跑出加速度!營收超3000億
- 5-28· 因格智能公司摘得第七屆全球高層次人才創業大賽物流裝備分賽桂冠
- 5-13· 湖南智能計算產業已具備先發競爭優勢
- 1-4· 上海智能制造裝備產業規模突破千億元
- 12-11· 數字化智能化助力快遞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