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收大數據印證中國經濟穩定恢復好于預期
1月20日,國家稅務總局在發布會上披露了全國稅收收入等十組稅收數據。數據顯示,2020年全國稅務部門組織的稅收收入超過13.6萬億元,圓滿完成財政預算安排的稅收收入目標;全年新增減稅降費預計超2.5萬億元,圓滿完成政府工作報告確定的為企業減負目標。
稅收通常被稱作經濟的“晴雨表”,稅收大數據具有時效性強、覆蓋面廣、顆粒度細的優勢,記載著市場主體生產經營狀況,能夠較為迅速全面準確客觀反映經濟運行情況。這些數據印證了中國經濟穩定恢復、好于預期的態勢。
2020年,全國稅務部門組織的稅收收入(已扣除出口退稅)完成136780億元,同比下降2.6%,圓滿完成財政預算安排的稅收收入目標。從全年走勢看,稅收收入增速自3月份“觸底”后連續9個月回升,反映了我國經濟復蘇向好的勢頭,但受疫情和落實減稅降費影響,全年稅收收入下降2.6%。“十三五”時期,全國稅收收入完成65.7萬億元,比“十二五”時期增加18.5萬億元,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堅實財力保障。
2020年,稅務部門認真落實階段性減免企業社保費政策,切實減輕企業負擔。自2020年11月份起,社保費已全部由稅務部門征收,各級稅務部門在維持征收方式穩定的同時,不斷優化繳費服務,為廣大繳費人提供“網上、掌上、自助”等多種繳費渠道,便于繳費人申報繳費。2020年,全國稅務部門組織社保費收入3.8萬億元。
減稅降費方面,數據顯示,2020年前11個月累計新增減稅降費23673億元,全年預計超過2.5萬億元,可圓滿完成2020年政府工作報告確定的全年為企業減負目標。其中,制造業及相關環節新增減稅降費預計占比35%左右,是受益最大的行業;民營經濟新增減稅降費預計占比70%左右,受益最為明顯。
增值稅發票數據顯示,2020年,全國企業銷售收入同比增長6%。分季度看逐季回升,一季度受疫情沖擊同比下降17.6%,二季度由負轉正增長9%,三季度保持回升態勢增長12.4%,四季度進一步提速增長15.7%。31個省份中29個銷售收入實現正增長。企業生產經營穩定向好,我國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率先控制住疫情、率先復工復產、率先實現經濟正增長,預計成為全球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
2020年,全國高技術產業保持較快增長態勢,銷售收入同比增長14.7%,增速快于全國企業平均水平8.7個百分點。其中,以信息服務、電子商務為代表的高技術服務業,自4月份以來,連續9個月同比增幅超過20%,全年累計增長23.6%,顯示新動能發展潛力加速釋放,新經濟持續茁壯成長。
- 6-3· 國家數據局推動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
- 6-3· 國家數據局:首度開展可信數據空間試點
- 6-2· 借力大數據平臺 石河子開發區招商引資提速
- 5-16· 數據里的四川脈動|全省服務業增加值達2.8萬億元
- 5-2· 在數據終端守護機車安全
- 3-10· 英偉達數據被盜后續:黑客用證書將病毒偽裝成顯卡驅動
- 2-24· 張家口:大數據項目聚集 新能源項目提速
- 1-10· 稅收紅利助力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提質增效
- 12-10· 大數據殺熟咋破?北京發布平臺經濟領域反壟斷合規指引
- 11-19· 數據顯示蘋果開始動搖英特爾及x86在PC市場幾十年的主導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