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降關稅 暢通雙循環
2021年伊始,中國出臺了力度更大的降低進口關稅措施。不僅適用的暫定稅率低于最惠國稅率,而且覆蓋范圍更廣,總計涉及883項商品。在降稅的同時,調整稅則稅目,涉及到8位稅目8580個,使稅目跟中國產業發展與科技進步更加適應。新年第一天,商務領域一批新規落地,彰顯了中國高水平擴大開放新氣象,也為推動新發展格局邁出了新年第一步。
根據世貿組織預測,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2020年全球商品貿易將下降9.2%,全球貿易規模將遠遠低于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前。在全球貿易低迷的背景下,中國出口增長遠超預期,2020年11月,不僅連續8個月正增長,表現出很強的韌性,增速更是達到了14.9%這個年度最高水平。但是,在進口方面,繼9月單月進口額創出1.4萬億元歷史新高后,11月進口額增速跌回到負增長區間。
經過40多年的改革開放,中國社會生產力、綜合國力、人民生活水平實現了歷史性跨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強烈。為促進消費水平升級,更好地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海關不斷完善關稅制度,落實擴大消費品進口舉措,進一步增進人民福祉,有力提升了百姓獲得感。
此次降稅涉及的產品包含多個品類。其中,對第二批抗癌藥原料、特殊患兒所需食品等實行零關稅,對人工心臟瓣膜、助聽器等醫療器材以及乳清蛋白粉、乳鐵蛋白等嬰兒奶粉原料等適用更低稅率。降低這些商品的進口關稅,有助于減輕患者的經濟負擔,改善人民生活品質,推動實現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動態平衡。
此次降稅還包括中國已經簽署多雙邊自由貿易協定涉及的商品。由于多雙邊自貿協定涉及面廣,協定降稅范圍一般基本涵蓋雙邊貿易額90%左右的商品,降稅帶來的貿易促進效應尤其顯著。截至目前,中國已與26個國家和地區相繼簽署了19個自貿協定。本次降稅措施有兩個時間節點,一是1月1日,對中國與新西蘭、秘魯、哥斯達黎加、瑞士、冰島的雙邊貿易協定以及亞太貿易協定有關的商品進一步降低進口稅率,并對原產于蒙古的部分進口商品開始適用亞太自貿協定稅率。對中國與毛里求斯自貿協定相關的進口商品根據協定稅率執行或者根據協定稅率與最惠國稅率從低適用原則進行征收;另一個是7月1日,對中國與瑞士的雙邊貿易協定和亞太貿易協定相關產品實施再次降稅,并對《信息技術協定》相關產品的最惠國稅率實施第六步降稅。在國際市場仍然存在較大不確定的情況下,降低進口關稅有利于擴大進口,促進進口增速回穩。
從加入世貿組織到如今共建“一帶一路”,中國開放胸襟、擁抱世界,為促進世界經濟貿易發展、增進全球福祉作出了重大貢獻,成為世界經濟的主要穩定器和動力源。總的來看,通過擴大國內需要的關鍵技術、零部件進口,此次降稅有利于提升國內供給的質量和水平,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促進國內大循環。同時也利用超大規模市場優勢,為世界各國提供更加廣闊的市場機會,更好地吸引全球資源要素聚集,促進進口增長持續回穩。通過降稅,進一步聯通國內市場和國際市場,推動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打造中國國際合作和競爭的新優勢。(趙萍 中國貿促會研究院副院長)
- 12-19· 持續發力鞏固貨運增量成果
- 9-1· 持續推動“公轉鐵” 大力發展集裝箱多式聯運
- 7-28· 持續提升客運服務品質 保障人民群眾美好出行
- 5-27· 上海持續推進科技領域“助企紓困12條”落地
- 3-31· 四川持續擴大有效投資
- 3-21· 湖南:持續優化政務服務 打造一流營商環境
- 3-21· 云南持續擴大有效投資推動重點項目落地
- 2-17· 內蒙古持續推進新能源倍增行動
- 10-14· 全球可持續交通大會:一圖讀懂最新全國機動車和駕駛人數據
- 9-30· 持續賦能辦公場景 全新訊飛AI投影系列產品重磅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