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匹配銷售與采購策略,鋼來鋼往為您全面解讀“智能套保”
在大宗商品產業中,套期保值已經是一個深入人心的概念,從國內大宗商品期貨陸續上市的十幾年間,人們對期貨、金融、風險管理的認識不斷深化,套期保值不再是一個只有專業金融工作者才可使用的方法,從鋼廠、到貿易商、再到終端企業,都多多少少的參與到其中。相信產業中每個參與者都對套期保值有著自己獨到的理解,但套期保值給每個市場參與者帶來的價值和回報,卻是大不相同。
市場參與者的資金、專業度、信息獲取途徑的不均衡,經常導致期貨、現貨市場走勢不一致;期貨交割制度的問題,導致期現貨價格最終不能收斂;個人投機意識的影響,導致套期保值變成了變相的投機。總結下來,套期保值失敗的原因無非是:對市場的認識不夠,對金融衍生品的認識不夠,對自己的認識不夠。
鋼來鋼往大宗商品期貨專家表示,目前大家對套期保值的認知基本可以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層次,認為自己有多少現貨,就應該做空多少噸期貨;第二層次,分析現貨成本結構,期現貨波動率、相關性等因素后再進行套保;第三層次,除了分析上述因素外,結合期權、掉期、基差點價等多種衍生品,形成動態對沖策略。
而鋼來鋼往平臺的智能套保功能,是在第三層次的基礎上,加入了對未來價格走勢的分析預測,智能匹配銷售與采購策略,同時盡可能規避掉了人主觀干預的成分,減少投機情緒、恐慌情緒對策略實施的影響。
首先鋼來鋼往大數據中心,涉及了宏觀、金融、產業等多個維度,覆蓋了不同地區、不同時間、不同方式的各類型數據,為智能套保的分析奠定了基礎。
其次金融數學以及人工智能的應用,在價格預測、風險預測等方面,從傳統的邏輯回歸到深度學習的建模,數十個模型分別對價格走勢、風險變化進行預測,并根據動態監測,實時調整預測模型,保證價格預測的準確性與及時性。
鋼來鋼往應用科學的大宗商品風險管理方法,針對不同的參與者,不同的交易場景,分別設計相應的風險管理策略,根據用戶不同的現狀和目標,結合不同的衍生品,實施不同的操作手段,達到不同的效果,從而真正做到智能化。
目前鋼來鋼往上線產品是僅為初代智能套保板塊。在未來的戰略規劃中,鋼來鋼往將依托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一代信息技術, 以“技術+金融”雙輪驅動模式賦能產業鏈,同時以智能交易決策系統引爆產業鏈,賦能智慧金融、智能物流,從而切實做到為產業鏈上下游的企業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優化資源配置。
- 3-31· 智能無人系統打造“未來之城”
- 11-4· 載譽前行丨因格智能獲評國家級科技型中小企業與CMMI 3級能力評定
- 10-15· 智能網聯汽車政策利好不斷 智加科技發布智加領航Navigate自動駕駛系統
- 8-19· 重載與智能化深度結合開創鐵路貨運發展新紀元
- 7-25· 我國智能航運發展迅速 相繼突破航行關鍵核心技術
- 7-8· 精準匹配、助力市場拓展 網絡貨運為企業降本增效
- 6-24· 智能產業賽道 天津跑出加速度!營收超3000億
- 5-28· 因格智能公司摘得第七屆全球高層次人才創業大賽物流裝備分賽桂冠
- 5-13· 湖南智能計算產業已具備先發競爭優勢
- 1-4· 上海智能制造裝備產業規模突破千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