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聯合浙江食品市場開業新氣象,近江批發城商戶開拓新商業
11月24日,現代聯合浙江食品市場近江批發城正式開業,原先近江食品市場的諸多商戶齊齊搬到了杭州農副產品物流中心,開辟自己的新天地。那么一周多時間下來,他們的批發生意怎么樣了?他們又給浙江食品市場以及周邊地區帶來了什么變化?浙江食品市場的升級新商業模式為商戶們帶來了什么變化?帶著疑問,記者走訪了新開業的浙江食品市場近江批發城。
青魚王:生意比以前更好
說起以前近江食品市場的青魚王張哲林老板,大家對他最大的印象有兩個,一是他供應了杭州市場半數以上的青魚干等其他海鮮制品,另一個就是他實在令人難懂的臺州口音。在采訪中,記者連蒙帶猜,好容易才弄懂了他講的大部分話。
“這里地方好,旁邊的冷凍市場、水產市場、農貿市場有40多家新的批發客戶都和我聯系上了要進貨。這幾天光是周邊過來的零售散戶就做了好幾十萬,每天早上我墻上青魚干掛滿,到了下午就空了。”張老板顯然對新的地方十分滿意,“市場也很支持我們,現在生意比以前還要好!唯一的缺點就是我的普通話講不好,經常要靠在重慶的兒子電話翻譯。”
遠洲食品:絕版地段+市場支持
在開業當天記者探訪時,占據了觀光電梯門口正對面的遠洲食品老板娘姚少月就拉著記者有不少話想要說。在今天的走訪中,記者特地和她聊了一會。
“我們和超市啊、小店這些不一樣,我們不需要離居民區很近,也不需要太多的零售客流,對我們批發商來說,市場集中、商品集散、物流方便是最大的優勢,剛好這里全都滿足了。”姚總滿臉顯露的,都是對浙江食品市場所在區域優勢的滿意,“這里高架、高速都太方便了,周邊又有那么多市場,一下子這個集聚效應就有了,浙江食品市場又是全國數得著的大市場,對我們很支持,我們的生意還可以繼續往外擴展。”
劍鋒生態農業:我選擇回歸
這次搬來浙江食品市場的商戶中,有不少是經營了十幾二十年的資深大戶,其中更有早在浙江食品市場創立于近江之時就入駐的,后來浙江食品市場搬遷,而他們出于各種考慮,留在了近江,成了之后建立的近江食品市場一員。現在這次搬遷對他們來說,不啻是一次回歸。
劍鋒生態農業的老板戴智峰一見記者,就打開了話匣子:“我不但是浙江食品市場最早的商戶,之前還是市場所在的現代集團員工!”面對記者的驚訝之色,他介紹了自己的多年經歷,原來最早他是與浙江食品市場同屬于現代聯合集團旗下的浙江省家電市場員工,后來他開始自主創業,成了浙江食品市場商戶大軍中的一員。當年浙江食品市場搬離近江時,他也為是否留在近江猶豫了很久,如今再度回歸浙江食品市場,他從內心透著興奮。
“浙江食品市場積累了那么多年的市場運營經驗,規模越來越大,模式越來越成熟,這對我們這些老商戶來說,實在是特別開心。尤其是現在,既聽取了我們商戶的意見,保留了近江這個名字,又不斷嘗試各種新的商業模式,比如線上線下結合、網紅直播、商場化經營、中國食品總部基地這些,比起其他市場,檔次高了,價格還便宜,我們大家都是看在眼里的!所以不但我自己回歸,我還要勸其他幾個還沒來的商戶,趕快來浙江食品市場!”
老商戶、新市場,老名字、新味道。浙江食品市場近江批發城,給我們帶來的,不僅是價廉物美的各色商品,還有對商業模式的創新,和對老杭州情懷的挽留。
- 11-26· 浙江食品市場近江批發城盛大開業,現代聯合開啟市場轉型升級之路
- 11-19· 現代聯合旗下浙江食品市場近江批發城正式開業,老商戶喜遷新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