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公路物流之難 行業自凈化是王道
自從兩會上,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了“互聯網+”戰略,就一直被炒得沸沸揚揚。那么,“互聯網+”究竟是什么?
簡言之,“互聯網+”即互聯網與傳統行業的深度結合,如金融、汽車、交通、教育等,從而創造新的發展生態。比如如日中天的電商行業,就是“互聯網+零售業”結合的典型。這種結合已實際發生,公路物流行業也正在經歷著“互聯網+”的轉變,只是這個過程,些許艱難。
據統計,我國的公路物流企業大約750多萬家,規模非常龐大,而這些企業的發展程度和服務水平,卻是參差不齊、相差極大,普遍存在著“散、小、亂、差”的突出問題。
“散”體現在企業的組織規模化水平很低,90%以上的運力掌握在個體司機手中,行業集中度僅為1.2%左右。“小”體現在經營主體規模小、數量多。“亂”體現在市場秩序較亂,競爭行為不規范,誠信體系缺失,騙貨事件時有發生。“差”體現在服務質量差,經營效益差。因此,改善我國公路物流的基本現狀,解決“散、小、亂、差”的物流難題,成為公路物流行業發展的重中之重。
一、外力強制:傳統渠道“卸磨殺驢”,吃力不討好
跟滴滴、快的一樣,先用一系列“好處政策”(如補貼給司機錢、送乘客優惠券等),吸引廣大群眾下載、安裝手機客戶端。待到流量足夠大的時候,悄悄上線了“專車”按鈕,因為滿足的是高端出行需求,對出租車生意并沒有太大的影響。直到 “順風車”的按鈕也出來了,且大肆宣揚比出租車便宜一半以上,的哥的姐才意識到自己被當做“驢”一樣給“耍”了。而此時,驢的磨拉完了,被利用完了,也殺完了。
物流市場亦如此,“卸磨殺驢”式的物流信息平臺、APP層出不窮,為了干掉運力供應鏈的中間層,真的是無所不用其極。安裝軟件返錢、免費定位等“好處政策”一撥又一撥,都企圖讓物流公司將自己的車源“貢獻”出來,直接對接貨主,快刀斬斷中間層。殊不知,追求穩定的業務關系(能力)互聯、同時避免管理車輛資產,是這些年來運力供應鏈發展的主線,熟關系是我國物流交易的根本。僅僅依靠于車源、貨源對接的從簡模式,而缺少了最基本的信用關系,到頭來,只會錢也砸進去了,卻最終遺憾收場。
二、內力是王道:“互聯網+物流”,增強企業綜合競爭力,實現行業自凈化
在公路物流這個特殊行業,與互聯網結合并產生好的結果,絕非一件易事。縱觀整個公路物流市場,將物流信息化做的好的,寥寥無幾,路歌物流電商平臺算是一個成功的案例。
1、治“散” → 信息化管理車輛,運力資源集中操控
企業通過車輛注冊的方式,可將合作過的車輛資料錄入到平臺內,一方面積累并集中運力資源,便于開展熟關系交易,一方面通過信息化管理車輛,防止車源流失。
2、治“小” → 強化企業實力,不斷做大、做強
通過實現1、3、4三項,間接強化了企業的綜合實力,幫助企業擴大規模,并逐步占據行業領先位置。最終實現公路物流行業的自凈化,優勝劣汰,成就品質物流。
3、治“亂” → 完善平臺交易機制,塑造誠信體系
路歌物流電商平臺配有完善的保證金機制,來督促司機及時發貨、按時到達;支持企業在線競價,規范競爭行為,實現物流交易透明化;司機身份驗證,立辨司機真假,保障貨物安全。
4、治“差” → 用服務說話,品牌創造效益
企業可在平臺開設物流店鋪,展現自有運力、經營線路和企業資質等信息,來吸引貨主型企業主動上門合作。另外,平臺支持位置服務和到貨短信提醒功能,幫助企業提升服務水平,打造企業品牌形象,用良好口碑獲取更多貨源和經濟效益。
從中不難發現,同其他物流信息平臺相比,路歌物流電商平臺最大的區別在于,以服務于物流公司為導向,以熟關系交易為主體,以提升物流公司的信息化水平和物流服務能力為目標,從而提升企業的綜合競爭能力,來實現整個公路物流行業的自競爭、自淘汰和自凈化,優化了物流運力供應鏈,并最終解決了“散、小、亂、差”的物流問題。
因此,要想解決我國公路物流“散、小、亂、差”的基本現狀,走“互聯網+物流”之路,強化物流企業的綜合競爭力,實現物流行業內的自凈化才是關鍵所在。
- 3-10· 首批公路水路交通基礎設施數字化轉型升級交通強國專項試點任務名單公布
- 12-30· 《中國公路貨運運行大數據分析報告(2023)》發布
- 12-30· 引領行業!科捷物流蟬聯國家級企業標準“領跑者”稱號
- 11-18· 高速公路 逐綠而行
- 10-24· 旅游公路建管待升級
- 9-30· 發揮行業優勢 實現互利共贏
- 8-26· 國際公路運輸系統集結中心落地新疆
- 8-15· 福建公路數字化轉型升級項目入圍中央試點
- 7-29· 高速公路展現“綠色新圖景”
- 6-20· 高速公路自動駕駛未來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