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訊飛輸入法蘇州方言專項計劃 學習蘇州“閑話”
以蘇州話為代表的吳語,素有“吳儂軟語”的美稱,但隨著社會發展,將吳語作為母語的人數比例明顯減少,甚至面臨代際傳承問題,使吳語變“無語”。2020年8月6日,訊飛輸入法正式啟動蘇州方言專項計劃。為持續推進該計劃,訊飛輸入法聯合蘇州圖書館啟動線上“珍享學100堂方言公益課”,讓更多人了解和學習蘇州方言。現在前往訊飛輸入法方言保護計劃官網,即可免費學習方言公益課。
方言需傳承,而視頻課程是一種喜聞樂見的學習和傳承方式。在“珍享學”課堂中,來自蘇州圖書館的珍珍老師和嘉賓一起根據每期主題,將蘇州話小技巧融會貫通,以對話交流的方式向大家講述、教授蘇州“閑話”。當方言融入生活場景,便具有鮮活的生命力。
首期視頻課程中,珍珍老師和著名評彈表演藝術家邢晏春之徒張劉瀟老師一起教大家學習蘇州話里怎么喊人,比如爸爸媽媽就是“阿爹媼婆”;除“稱謂”外,還有“數字”、“顏色”的教學課程,短短幾分鐘視頻,讓人領會蘇州“閑話”的魅力。在“美食”這一個主題課程時,珍珍老師請來了外國友人高原,蘇州傳統美食與外國文化的碰撞也是別有一番風味。
說起蘇州話自然會聯想到評彈藝術,國家二級評彈演員朱斌老師也作客“珍享學”課堂,珍珍老師與朱斌老師一起教會大家蘇州“閑話”的咬字發音,了解什么是標準蘇州話,在“夜市”這一堂課中,還繪聲繪色地為大家還原了小時候蘇州夜市地吆喝聲,寓教于樂,親切感倍增。公益課不僅僅是在室內教學,珍珍老師與朱斌老師“打卡”蘇州古城墻,在教授蘇州“閑話”同時帶大家領略蘇州古城的文化,從而對語言有更深刻的理解。
對語言的保存和保護已不再是單純的語言問題,它涉及經濟、社會等因素的多重互動,需要社會各界的廣泛參與,以及不同學科學者的共同努力。現代化給語言的保存與保護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在高科技與多媒體手段的推動下,語言的全貌及變化過程能得到數字化建檔,長期無損的保存。正如訊飛輸入法,利用A.I.賦能,智能語音技術的全新支持,對外上線了蘇州方言專項計劃,為方言保護和傳承創造了新的機遇。
- 10-21· 走進成都科創生態島:培育科技創新的“熱帶雨林”
- 8-15· 實踐團走進高鐵“智慧大腦” 探索中國式現代化
- 5-30· “微宣講”走進建設工地
- 3-21· 走進義烏,感受外貿新脈動
- 3-14· 走進共富路上的特色村
- 9-19· 走進縣城看發展|江蘇宜興加快產業結構升級
- 7-4· 走進全國首個跨省域共建新區川渝高竹新區
- 6-9· 走進縣城看發展|河北正定:古今交融氣象新
- 12-15· 走進神秘湘西,感受張吉懷高鐵“四美”
- 10-18· 訊飛AI無線投影儀AP10W開啟預售:處處可投,辦公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