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分析機構肯定疫情期間鐵路運輸的穩定性
新冠疫情的爆發嚴重影響了國際供應鏈,其中航空運輸和跨洋運輸是受影響最嚴重的物流領域。在此期間,越來越多的貨物轉向了鐵路服務。鐵路已不再是海上運輸的補充,而已成為主要的運輸渠道之一,即使在危機時刻能夠保障國家間的有效對接。
國際分析機構德路里(Drewry)分別在歐亞鐵路聯盟指數(ERAI, Eurasian Rail Alliance Index)和全球集裝箱運價指數(WCI, World Container Index)基礎上,對鐵路運輸成本指數和海上運輸成本指數進行了比較。9月17日,ERAI鐵路運輸成本指數為2 684 USD/40”,WCI為2 603 USD/40”。地上運輸保證了快速運輸的節奏,地面交通運輸周期較海上運輸快了近4倍。
國際分析機構代表總結道,鐵路交通在危急時刻是“不確定性中唯一可靠和穩定的燈塔”(2020年8月,Drewry, SAS Report)。
什么使得鐵路成為具有競爭力且更有效的運輸方式? 鐵路國際運輸無可爭議的優勢在于,它具有合理的運輸成本及速度比。鐵路的顯著優勢讓大宗生意更快且更靈活地應對市場的變化,從而擁有更多資源來控制局勢。
歐亞鐵路物流股份公司(UTLC ERA)是唯一一條貫穿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和白俄羅斯地區連接中國與歐洲的“橋梁”,通過一體化技術、集中協調各邊境驗貨站點運作、公司主要航線全線有效協作,從而保障貨物的不間斷運送。目前,歐亞鐵路物流股份公司(UTLC ERA)提供的集裝箱列車以每天1100公里的速度奔騰,在5天內可跨越從中國到歐洲的邊界。
因此,沒有發展就不可能維持穩定。鐵路運輸的實質部分非常傳統,即機車牽引軌道上的車廂行駛。這樣的方式持續運行且將延續很久。但是,該行業正在依靠數字化、創新和營銷不斷發展其服務的競爭力。這些趨勢可以幫助鐵路運輸滿足客戶的期望,甚至超越他們的新需求,從而靈活地適應市場形勢。
鐵路運輸行業代表可以為其運輸速度和成本感到自豪,但是不會停滯不前,將會不斷發展歐亞鐵路走廊的基礎設施。首先,我們正在討論通過創建單個區塊鏈運輸系統,使用端到端信息技術的單個數字空間以及向電子文檔管理的過渡來實現鐵路運輸的數字化轉型。此外,應采取措施簡化和數字化海關程序,改善監管框架,包括更廣泛地使用統一的CIM / SMGS托運單及其電子形式。特別是,歐亞鐵路物流股份公司(UTLC ERA)已通過加里寧格勒地區和北歐港口多式聯運服務的統一托運單成功地實現了運輸。
參考信息:
歐亞鐵路物流股份公司(UTLC ERA)連續五年保障了中歐航線1520軌不間斷協調運行。我們的使命是遵循穩定和逐步進步的原則,發展統一的中歐高速及環保專項過境運輸走廊。
2020年前8個月,歐亞鐵路物流股份公司(UTLC ERA)提供的總運輸量超過33.5萬個標準箱,超過2019年全年總運輸量的33.3萬個標準箱。預先計劃的2022年運輸量為55萬個標準箱,我們本年打算實現這一目標。
- 5-6· 鐵路“五一”假期運輸旅客發送量累計超1億人次
- 5-6· 長三角鐵路客流繼續保持高位運行 5月3日預計發送旅客390萬人次
- 5-6· “書香鐵路”現象觀察:當交通樞紐變身全民閱讀新場景
- 5-6· 中國鐵路北京局五一假期運輸首日發送旅客125.9萬人次
- 5-6· 鐵路五一假期運輸預計發送旅客1.44億人次
- 5-6· 鐵路五一假期運輸啟動 預計發送旅客1.44億人次
- 4-28· 鐵路安全“護苗”顯擔當
- 4-28· 下好鐵路貨運“一盤棋”,助力經濟“加速跑”
- 4-21· 鐵路12306開始發售5月1日車票
- 4-21· 鐵路五一假期運輸火車票開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