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中科院“先導杯”成功閉幕,近百應用優化成果遠超同類競賽
8月26日,歷時整整5個月的首屆中科院“先導杯”并行計算應用大獎賽迎來收官之戰。自這一“規格超高、平臺最優、獎金最多”的并行應用大獎賽開賽以來,全國有200多所重點高校、科研機構、知名企業的601名選手、近500支戰隊積極參賽。
來自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科院國家天文臺、螞蟻金服等高校院所、科技企業的46支參賽戰隊從中脫穎而出,在基礎算法、人工智能、開放應用3大賽道圍繞6類問題展開最后的角逐。
46支戰隊巔峰對決 直面計算領域難題
據介紹,大賽每個賽道設特等獎、一等獎、優勝獎三類獎項,依據選手線上成績+線下答辯的綜合得分進行排名。經過激烈的比拼與答辯評審,最終,來自北京大學的“榴蓮牛奶”戰隊攬獲基礎算法賽道三個賽題的特等獎,成為全場最大贏家;來自山東大學的“Underfitting”戰隊斬獲人工智能賽道兩個賽題的特等獎;中科院過程工程研究所的“硅過程”和北京大學的“深度勢能”兩支戰隊瓜分了開放應用賽道的兩個特等獎。
來自北京大學的“榴蓮牛奶戰隊”斬獲三項特等獎成為全場大贏家
據了解,本次大賽面向全國各高校、科研院所、企業及社會專業人士及團體,圍繞并行計算應用難題,致力于推動計算機基礎軟件研發及重要應用領域的突破創新,以更好滿足社會發展對算力的迫切需求,培養一批先進計算領域的高水平交叉人才。
先導杯大獎賽成果豐碩
據統計,基于大賽提供的世界領先的國產先進計算平臺及完善的異構編程環境,本屆“先導杯”并行計算應用大獎賽共產出了近百份創新應用的移植、優化成果,涉及生命科學、材料模擬、計算化學、物理、天文、氣象、海洋、石油、地質等二十幾個領域的交叉應用,豐富了應用生態,同時算法的優化大幅提升了計算性能,提高了并行效率和運算精度。這其中不乏有優秀參賽作品入選國際學術期刊、獲得國內軟件著作權,為我國并行計算軟件應用生態建設起到了添磚加瓦的作用。
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研究員張云泉表示“此次大賽產出的成果質量遠超預期,孵化出眾多優秀的軟件及應用。切實推動一批基礎軟件及重要應用領域的突破和創新”。
“先導杯”決賽選手在頒獎典禮現場互動區留影
比如,來自華中科技大學的參賽戰隊提交了采用自主研發的顆粒兩相流直接數值模擬軟件PFlows,其擁有大規模計算能力,可對十億以上的網格加百萬以上的顆粒系統進行計算。在世界領先的曙光先進計算平臺的助力下,該軟件取得了國家版權局的軟件著作權登記,是目前該領域最先進的幾款軟件之一,可廣泛用于能源、化工、水利、醫藥、生物、環境等眾多領域。
在突發的新冠疫情中,大獎賽緊急增設“抗疫”專項獎勵,凝聚選手們的新銳科技之力眾志“戰疫”。一支來自蘭州大學的參賽戰隊提交的應用項目,通過一款自主研發軟件“MolAICal”,使用國產先進計算平臺提出了一種應用設計方案,顯示了并行計算可以縮短抗新冠病毒(COVID-19)藥物的研制周期,該成果目前已被國際生物信息學頂級期刊《生物信息學簡報》(影響因子為8.99)接收。
以賽促學、以賽促研、培養人才
“并行計算不是陽春白雪,而是計算機從業者需要掌握的基本功。”在向獲獎選手表示祝賀后,大獎賽專家咨詢委員會主席、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國杰通過視頻致辭表示,好的算法可大幅提高計算效率,甚至帶動一個產業,希望更多的青年人才從事并行計算的科研和技術攻關。
李國杰院士致辭
在頒獎典禮上,大獎賽評審委員會主席、中科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副主任遲學斌表示,目前,我國在并行計算的硬件發展方面,已經達到世界領先行列,但在這些并行計算系統的應用及軟件方面與國際先進水平仍存在一定的差距。為此,中科院“先導杯”并行計算應用大獎賽的舉辦非常必要、很有意義,將為我國并行計算軟件與應用研發以及人才培養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
遲學斌副主任致辭
據了解,第二屆中科院“先導杯”并行計算應用大獎賽將于明年舉辦,希望通過大獎賽的持續舉辦,凝聚起產業界、學術界、大規模并行計算用戶等各方力量,讓更多交叉學科人才嶄露頭角,共同為中國先進計算技術產業補齊應用短板。
- 11-9· 首屆學青會,何以在廣西?
- 11-6· 奮楫揚帆繪新篇 中科微至亮劍2023上海CeMAT和深圳Vision China盛會
- 8-24· 陜西漢中:科技賦能產業向“綠”
- 7-28· 第二屆中國國際消費品博覽會在海口市舉辦 看點真不少
- 2-21· 中科院發布全新量子計算軟件,國產量子計算軟硬件結合邁出重要一步
- 12-8· 中科院軟件所提出“5G 認證密鑰協議”設計方法:可抵抗鏈接攻擊,保護用戶隱私
- 11-4· 第八屆“中國路姐”獲獎名單公示
- 1-4· 第四屆中國卡車客戶運營調查“意見領袖”頒獎盛典在北京隆重舉行
- 11-5· 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準備就緒
- 10-23· 首屆中國高速公路美食節江蘇舉辦 各地美食匯集沙溪服務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