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 Go 語言,斗魚發布首個開源框架 Jupiter
8月6日消息 今年6 月 1 日,斗魚將基于 Go 語言的微服務框架 Jupiter 正式開源。據悉,Jupiter 脫胎于斗魚內部的 Golang 微服務框架,歷經多機房建設、云化、容器化等多次基礎架構演進,基本涵蓋了內部框架的主要功能。
作為國內游戲直播平臺,斗魚從 2014 年成立至今,在技術上完成了平臺自研播放器的開發,優化了直播流的加載速度,針對高并發量、海量數據的處理進行了技術優化,徹底杜絕了當海量用戶瞬間涌入平臺時無法響應的情況。
Go 語言是由谷歌于 2009 年推出的一門相對比較新的編程語言,因其原生支持高并發的特性,被譽為云原生時代的容器語言。
從直播角度上來講,若在某個時間點,直播平臺能夠承載大量的線上觀看人數而不影響播放品質,說明該平臺在出現高并發情況時,優化的比較到位。反之,如果平臺未能良好處理大量用戶同時涌入的問題,那就會導致服務器宕機。
為了帶來優質且穩定的觀看體驗,斗魚在 2016 年開始嘗試使用 GO 語言重新編寫后臺代碼。斗魚技術專家 askuy 表示,使用 GO 語言后,平臺已經完全可以承受千萬甚至過億級別的并發量。
2018 年,經過多年內部打磨的 Jupiter 框架初步成型,斗魚武漢技術團隊帶著這套框架在北京研發分部復制,維護成本低、效率高等優點很快讓 Jupiter 在公司內部得到普及,并且受到好評。
盡管 Jupiter 不是最完美的框架,但卻是斗魚基于多年的實際業務經驗積累起來的。至少在公司內部而言,Jupiter 已經成為最適合斗魚的微服務架構。
2019 年 9 月 21 日,斗魚和 GopherChina 在武漢聯合舉辦了 Gopher Meetup 武漢站,吸引了湖北省內大量 Go 語言的研發人員進行了技術交流會。
會議上,斗魚發現從業者在 Go 語言的使用上依舊存在大量痛點難以解決,而行業內也缺乏相關的成熟框架,于是決定面向所有大眾開源 Jupiter,以此來解決行業普遍存在的微服務生態不完善、維護成本高等問題。
經過了近 1 年的優化調整,斗魚最終在 6 月 1 日正式開源微服務框架 Jupiter,僅用 1 個半月就收獲了超過 1800 個關注度,并且連續多日霸占 Github 網站的 golang 熱門開源項目排行榜榜首。
斗魚表示,目前,Jupiter 現在還處于用戶體驗產品的發展階段,希望借助廣大研發人員的力量,不斷完善這套框架。但未來希望這能夠成為一套成熟的行業規范標準。
- 10-21· elago 推出全新 AirTag 保護套配件:太像“iPod Shuffle”
- 9-30· 基于區塊鏈的進口集裝箱電子放貨平臺建設指南發布
- 6-7· Google Ads讓跨境電商運營推廣變的更簡單
- 5-7· 基于華云數據“信創云基座”的無錫市一體化協同辦公平臺榮獲2021數字中國創新大賽·鯤鵬賽道年度總決賽一等獎及最佳實踐獎!
- 4-6· 消息稱基于 Zen 3 的 AMD Threadripper 5000 系列將于 8 月發布
- 1-28· 基于安卓 11:國行三星 Galaxy Note 20 系列推送 One UI 3
- 12-24· 基于Segment Routing技術 優刻得構建新一代骨干網 “智能、可靠、可調度”
- 11-5· Google Play控制臺曝光了金立M12新機的關鍵規格
- 10-12· Google Meet for Android迎來新UI 更方便管理會議日程
- 9-7· 基于 Android 11 的 ColorOS 升級公測版招募即將開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