踐行綠色發展理念 助力交通強國江蘇試點省份建設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強調要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黨的十九大強調要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堅定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建設美麗中國,并明確提出建設交通強國。建設綠色循環低碳交通運輸體系,是交通運輸行業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體現,也是建設交通強國的內在要求。
江蘇人多地少、經濟總量大、資源自給率低、客貨運輸強度高、生態環境承載力低,推進綠色交通建設尤為緊迫。“十三五”以來,江蘇堅持綠色交通體制機制創新,強化科技進步與智能交通建設,引領全行業走出一條內涵提升、創新驅動的轉型發展之路,行業節能減排和環境治理取得良好成效,能耗強度明顯降低,污染排放控制明顯好轉。率先高質量完成綠色交通省建設,完成一批具有典型示范意義的綠色交通區域性與主題性項目;運輸結構不斷優化,省部級多式聯運示范項目、無車承運人試點項目、綠色貨運配送示范項目數量均位居全國首位;運輸裝備清潔化水平不斷提高,2019年新能源車輛同比增長16.6%,LNG動力營運船舶數占全國總數的三分之一;污染防治攻堅戰取得階段性成效,形成“一零兩全四免費”的船舶污染物治理模式,全省沿海、沿江及內河主要港口均具備岸電供應能力。
面對開創高水平綠色發展新局面的時代要求,江蘇交通運輸行業將始終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貫徹推動高質量發展走在全國前列的要求,系統謀劃綠色交通建設,使綠色發展成為江蘇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的鮮明底色,助力交通強國試點省份建設。
一是以轉型升級為基礎,聚焦運輸結構調整,進一步推動“公轉鐵”“公轉水”。加快改變全省以公路運輸為主的運輸結構現狀,真正從“宜公則公、宜鐵則鐵、宜水則水”的多式聯運角度統籌多種運輸方式協調發展。全面推進干線鐵路、鐵路專支線建設,推動集疏港鐵路向堆場、碼頭前沿延伸,努力打通鐵路進港“最后一公里”,力爭到“十四五”末基本實現鐵路通達全省所有重點港區。發揮江蘇通江達海、水運資源得天獨厚的優勢,積極打造長江黃金水道,加快江海河聯運、江海直達。鼓勵鐵路、港口、航運、道路貨運等企業加強合作,提供高效、一體化運輸服務,推動集裝箱公鐵水聯運發展。
二是以科技創新為引領,聚焦低碳技術應用,進一步實現集約高效發展。加強科技創新,推廣“四新技術”應用,提升綠色公路、綠色港口、綠色航道、綠色裝備等低碳化水平。開展固體廢棄物在交通基礎設施建設中的無害化處理和綜合利用,推進資源節約集約循環利用。搶抓新基建機遇,加快推進5G在交通運輸領域落地應用,并在車路協同、智慧公路、智慧港口、智慧樞紐等方面積極試點,提升傳統交通基礎設施運行效率和服務水平。
三是以綠色出行為抓手,聚焦服務水平提升,進一步擴大公共交通出行比例。指導各地在“公交都市”和“公交優先示范城市”創建基礎上,進一步圍繞服務網絡完善、綠色車輛規模應用、公共交通優先發展、城市交通服務創新等方面開展綠色出行示范創建行動,提高綠色出行服務水平,進一步提升公共交通吸引力,逐步實現公眾出行由便其行向悅其行轉型提升。進一步開展綠色交通宣傳,利用節能宣傳周等契機,通過網站、微信、微博、電臺、電子屏等多種方式,組織開展綠色交通建設成果主題宣傳活動,向社會廣泛宣傳綠色交通理念,使廣大群眾愿意乘、更多乘公共交通。
- 9-12· 踐行數字普惠 科技助推消費金融降本增效
- 8-29· 湖北:綠色統防融合“護航”秋糧豐收
- 6-27· 綠色閃電,拉林鐵路——區域的繁榮之路
- 6-3· 青海:綠色能源賦能高原鄉村振興
- 5-16· 推進綠色化數字化轉型 賦能交通運輸高質量發展
- 5-16· 推進綠色化數字化轉型 賦能交通運輸高質量發展
- 4-18· 山西:讓“綠色動力”競相迸發
- 3-7· 為踐行青藏鐵路精神厚植文化土壤
- 3-4· 物資“綠色通道”為春耕開足馬力爭春時
- 2-5· 四川綠色低碳發展走向縱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