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強東談“京東扶貧”:用物流消除兩個價格歧視
“京東并不是一個富裕的公司,還是相對比較貧窮的公司,我們需要跟扶貧辦合作才能達到精準,才能把效益和價值最大化。”京東集團首席執行官劉強東在1月22日的電商精準扶貧戰略合作現場表示。
2016年1月22日,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與京東集團在京簽署《電商精準扶貧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共同探索“產業扶貧、創業扶貧、用工扶貧”等模式。
劉強東表示,過去農村存在有兩個價格歧視,同樣的東西賣的便宜、買的貴,希望用物流消除價格歧視,給不發達地區帶來最大的價值。
和扶貧辦共同探索電商扶貧
2015年11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頒布了《關于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定》,將“電商扶貧”正式納入了精準扶貧工程,提出加大“互聯網+”扶貧力度,實施電商扶貧工程,加快貧困地區物流配送體系建設。
根據《電商精準扶貧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約定,在十三五期間,京東集團在貧困地區加大投資力度,主要用于生鮮冷鏈宅配體系建設,保證將貧困地區生鮮產品配送到全國主要消費城市;在832個貧困縣中選擇200個縣作為電商扶貧示范縣,瞄準貧困人口。
據了解,協議主要包含四個主要方向:產業扶貧,幫有產業基礎的貧困家庭賣東西;招工扶貧,更精準的招聘貧困家庭人員;金融扶貧,推出一些適合貧困家庭啟動產業的互聯網金融產品;培訓扶貧,教授電商經營的能力和技巧。
搭建物流實現產業化扶貧
“這次和扶貧辦合作,把全國真正貧困的人口建了綠卡,能夠讓所有的努力真正做到精準,到達最需要的人。”劉強東表示。
劉強東還表示,過去農村地區存在兩個價格歧視。第一個價格歧視是,越窮的地方,東西賣的越便宜,“沒有物流體系,運不出來。”第二個價格歧視,對于同樣的東西,越貧窮的地方購買價格越貴,這也跟貧困地區物流不發達有關系。
“沒有工業的地方,地下水沒有污染,東西反而更好,我們可以把好東西賣出去,解決城里人的吃安全食品難的問題。”
他認為,“每個村莊都要有京東的配送站或者扶貧站,這個物流體系搭建起來之后才能做到產業化。”據了解,京東已于兩年前提出渠道下沉,截至2015年已在中國17萬個村莊建立扶貧站,計劃在今年年底,覆蓋中國60萬個村莊當中的40萬到45萬個。
- 6-25· 加強東西部扶貧協作 二三四五將幫助正安中小微企業解決融資難題
- 2-29· 劉強東傳統電商撤裁觀點或不成立 孫為民回應稱忘記電商等于自絕于互聯網
- 12-29· 劉強東:京東將在明年底自建冷鏈物流配送網
- 11-30· 劉強東:京東物流至少領先業界5年!將長期要求商家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