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如何走好 “最后100米”?
在4月30日豐巢官宣“超時收費”之后,引發不少市民的反對。多數市民認為快遞小哥常常擅自寄存豐巢,因此超時收費會在未經用戶同意的情況下產生費用,損害用戶利益。除了表達不滿,有的小區已經采取行動了。
5月7日7時起,杭州東新園小區宣布停用并斷電了豐巢快遞柜。5月8日,豐巢向該小區致函處理快遞柜停用一事。豐巢方面對羊城晚報記者表示稱,已經致函給小區的業委會,說明了豐巢前兩次超時都不收費。用戶可以自己設置是否需要代收,希望把使用豐巢的選擇權交給每一個用戶。截至記者發稿時,小區業委會方面還未對此公開回應。
小區“硬核”斷電,豐巢致函業委會
豐巢在5月8日的函件中主要包括三方面內容:一是就“是否未經過業主同意即開始收費”問題做出回答;二是豐巢微信公眾號APP可設置代收偏好;三是設置專線滿足該小區訴求。
函件稱,用戶在首兩次超時取件均不收取費用。在兩次超時的過程中可以考慮接下來是否使用豐巢作為代收。如均選擇不同意超時付費,后續快件將不再會投遞入柜。這將避免用戶在不知情情況下產生逾期費用。此外,在豐巢APP上,用戶可以自由設置希望被代收的時間段與快遞公司,如完全不同意使用豐巢,可取消所有勾選項即可。不僅如此,針對該小區業主額外咨詢和訴求,豐巢設立了專線客服進行在線解答,如業主有疑問可進行一對一咨詢溝通。
據了解,該函件已于5月8日上午給到東新園業委會,后續還打算張貼在豐巢快遞柜上作為告知。從當地媒體的披露來看,5月8日,該小區的豐巢還處于斷電狀態,業主若有需求從快遞柜取出滯留快遞,可通知物業臨時通電開柜,業主若有快遞送達可選擇送貨上門或送至小區快遞超市作為保管。
收費是市場行為,但消費者應有選擇權
從消費者的角度看,免費服務當然是最“香”的。對于豐巢的“超時收費”,市民和業內人士有哪些具體看法?
“我認為豐巢快遞柜實行收費這是市場行為,但前提需要讓消費者自己選擇是否放進快遞柜。”5月8日,廣州市物業管理行業協會副秘書長陳昂鵬在接受羊城晚報記者采訪時說。記者走訪廣州多個小區發現,大部分市民認為,免費儲存12小時太短了,最起碼要24小時免費。
記者在隨機的采訪中發現,近八成市民認為,豐巢方面適當收費可以理解,但免費時間應長些。孫女士說,她自己一個人住,早出晚歸,有時經常加班,“12小時有點過分了,24小時內免費還行。” 廣州鳳凰城小區業主曾女士接受記者采訪時稱,她經常出差,每次快遞到了,都由快遞員放入快遞柜。“現在不送上門還要收錢,感覺有點吃虧。”
陳昂鵬認為,豐巢快遞柜實行收費是市場行為,但前提需要讓消費者自己選擇是否放進快遞柜。他說,快遞柜解決了一部分收件人的痛點,主動需求是存在的,他們是潛在的會員客群。“不是所有快遞柜都是收費的,剛剛菜鳥驛站還在和市物業協會商談時表示,他們仍不收費。”
“快遞柜屬于公共設施,占用公共資源超過一定時限,理應付出一定的成本,這是合理的,關鍵是將選擇權交給收件人。”北京市盈科(廣州)律師事務所律師翁春輝稱。
到家到柜到站,適應不同客戶要求
對于杭州東新園小區做出的反應,豐巢方面表示,當地工作人員已去現場進行協商。“最差情況就是豐巢關機停止使用,甚至撤機。”
豐巢快遞柜收費引發的爭議,凸顯了一個事實:與快遞業務量持續增長、干線運輸成本越來越低形成對比,快遞末端派送成本一直保持穩定。隨著人力成本的增加,末端已成為快遞行業效率提升的瓶頸。
快遞物流行業的第三方權威機構羅戈網CEO郭紅霞對羊城晚報記者表示,上述小區的反彈可能只是個案,不會改變快遞柜收費的進程,使用價格杠桿來調節資源分配是企業經營發展的必然,但要給到收件方充分的自主決定權。
就商業模式看,快遞柜屬于重資產行業,除了購買設備、運營及電費支出,每年還得給入駐小區繳納一定的場地租金,費用從每年5000元到上萬元不等。“目前國內快遞柜企業基本處于虧損狀態,這種狀態不可持續。”中國物流學會特約研究員楊達卿說。
中國政法大學傳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說,按照《智能快件箱寄遞服務管理辦法》,快遞柜企業在一定期限內免費提供服務,超過期限后提供增值服務,超時收費并不違反相關法律。但包裹是否通過快遞柜投遞,快遞員應尊重消費者的選擇權。
如何進一步提升快遞“最后100米”服務?專家提出兩方面意見:
一是加強快遞末端服務設施建設,給消費者更多選擇權。目前,在快遞“最后100米”領域,已逐步形成快遞員上門+智能快件箱+服務站/驛站三種業態共存共生的格局。“未來,到家、到柜、到站將適應不同的客戶,并對應差異化的價格。”快遞物流咨詢網首席顧問徐勇說。
二是將快遞柜納入社區公共服務設施規劃,提供用地保障等配套措施。
本文已標注來源和出處,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 3-31· 驛站效率翻倍!良田快遞出庫儀實測:1秒1件、0漏掃、免云存儲
- 1-27· 快遞業迎來年貨寄遞高峰
- 12-23· 如何讓冰雪經濟這團“火”燒得更旺燒得更長久?
- 12-9· 如何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兩辦最新部署來了
- 11-21· 如何拓展豐富三明醫改經驗內涵?浙江這樣“答題”
- 11-18· 我國快遞年業務量首次突破1500億件
- 11-14· 快遞業務迎高峰 智能科技推動物流業“加速跑”
- 10-28· 快遞業務旺季啟動,單日業務量再創歷史新高
- 10-21· “快遞下鄉”十年 鄉鎮快遞網點覆蓋率達98%
- 10-10· 快遞業務收入9個月超萬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