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航標處成功投放多功能新型智能航標
12月16日,記者從廣州航標出獲悉,兩座多功能浮標經過廣州航標處的安裝調試后,被海巡“171”船投放在港珠澳大橋警7號燈浮、虎門大橋南燈浮位置,為過往船舶提供更佳的目視效果,有效保障了船舶通航安全,避免了船舶碰撞大橋事故的發生。
據悉,該浮標具有顯著的“高科技”、“多功能”、“中國芯”等智能化航標特點,配備北斗定位、能見度儀、氣象儀、多普勒流速儀、波浪儀、電子羅盤加速度儀、控制箱系統、供電系統、攝像頭等設備,能夠通過手機APP實時監測珠江口水域海洋環境和周邊橋梁水域環境,將接入海事局AIS、VTS、CCTV等監管系統提供水文氣象數據,進一步提升船舶交通管理能力。在不久的將來,進出珠江口水域的船舶將能通過手機APP或網站實時了解有效的水文氣象等數據,從而避離或克服不利的氣象和水文條件,使船舶航行安全、省時、經濟,乘坐客船也將更加舒適,并使因災害性天氣造成的損失減小到最低限度。
珠江口水域每天船舶流量超過4000艘次,是世界上船舶密度最高的水域之一,同時也是交通運輸部劃定的事故易發多發的“六區一線”重點監管水域。該水域環境復雜,橋梁、島嶼、淺灘、彎道、礙航物較多,且船舶流量較大,涵蓋大型貨輪、高速客輪、豪華游艇等,船舶碰撞、擱淺時有發生。廣州航標處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四中全會精神,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動對標交通強國建設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深入研究并結合地理位置重要性、航標性質、環境信息、巡檢維護便捷性等因素,大膽探索新科技、新設備、新技術在航海保障事業的運用和實踐,不斷提升導助航服務水平和能力,切實滿足人民群眾水上安全出行需要。
下一步,廣州航標處將積極跟蹤監測多功能浮標的運行狀態,如使用情況良好,計劃2020年再投放三座多功能浮標,為助力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發展、服務交通強國建設作出更多貢獻。
- 6-23· 鄭州航空港站開通運營 鄭州鐵路客運樞紐新格局形成
- 6-16· 廣州:世界級生物產業生態圈活力迸發
- 5-27· 廣州加快推動醫學檢驗產業集群發展
- 5-26· 廣州推出4471套公租房,8月公開搖號
- 4-14· 廣州“美谷10條”助企業“輕裝”創新
- 4-14· 廣州發動重點保供應企業以2至3倍貨量對生活必需品進行補貨
- 4-11· 廣州:穩外貿送出“政策禮包” 促消費擦亮“金字招牌”
- 4-11· 解碼廣州2022首批集中供地:地塊質量升 板塊有亮點
- 3-31· 廣州簽約一批重大項目 發展數字經濟助力科技創新
- 3-24· 廣州南沙強化樞紐作用 打造粵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