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處廝殺,惟獨在這里“‘三通+百世’一家親”
11月的一個下午,在江西省靖安縣蜿蜒崎嶇的山路上,一輛城鄉快遞配送車正抓緊時間往縣城方向駛去,得趕在17時之前到達靖安縣電子商務產業園,將車上裝的蜂蜜、白茶、雞蛋等農產品通過快遞網絡車發往省城分撥中心,然后銷往全國。車上運載的不僅是農產品,更是山區百姓致富的希望。
靖安縣位于江西省西北部,總面積1377平方公里,下轄5鎮6鄉,全縣人口15萬人,森林覆蓋率84.1%,屬于典型的地廣人稀山區縣,素有“白云深處,靖安人家”之稱。近年來,靖安縣不斷探索挖掘快遞發展新模式,通過整合快遞資源,發展“快遞+電商”“快遞+精準扶貧”等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摸索出了一條山區小縣的快遞業創新發展之路。
快遞整合打好發展基礎
據了解,主要快遞品牌企業在靖安一直都有設點,但受市場規模、人口數量限制,2017年之前每家快遞企業的日均進出港快件量只有幾十件,最多不超過100件。
“當時我們做快遞真是太難了。”當地一家快遞企業負責人感嘆道,“由于業務量太少了,根本支撐不了開通網絡班車的運營成本,所以靖安縣進出港快件都由途經當地的其他縣的快遞車輛代為運輸,嚴重影響了時效性。相對于其他縣的快遞,我們這里的要慢1~2天。由于時效性差,我們經常被用戶投訴,做電商的企業也不愿意在這兒落戶,形成惡性循環。”
為促進當地快遞產業轉型升級,打破制約發展的桎梏,宜春市郵政管理局組織當地快遞企業負責人到鄰近的銅鼓縣參觀學習。“銅鼓縣快遞整合發展的模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靖安縣與銅鼓縣非常相似,所以我們提倡在靖安推行‘銅鼓模式’。”宜春局負責人表示。
經過多次協商,靖安縣當地的中通、圓通、申通、百世等主要品牌快遞企業外加電商企業通過入股、收購的形式實現整合,成立江西優而信電商服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優而信公司”)。
公司成立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購買車輛開通網絡車,每天往來靖安和省分撥中心運送快件。自此,快件的時效性大大提升,3天內可以到達全國大部分地區。另外,優而信公司還在每個鄉鎮開設了電商快遞服務站,開通了3條鄉鎮郵路,當天的快件即可通過城鄉快遞配送車輛到達所有鄉鎮站點。
電商發展引起政府重視
快遞服務的優化為電商的發展打好了基礎,宜春局圍繞國家郵政局的20字發展思路,積極實施“快遞+”工程,鼓勵優而信公司向上游產業鏈發展,從寄包裹的企業轉變為產寄一體的企業,并結合當地的實際,重點發展農村電商。
由此,優而信公司開始涉足農村電商,建立了專業的包括運營、推廣、美工、客服在內的電商團隊,通過公司的微信公眾號商城和淘寶店鋪同時銷售當地的辣椒、紅薯、板栗、高山大米、土雞蛋、蜂蜜等特色農產品,日均產生快件1000余件。其中,板栗、高山大米已在淘寶上具有一定的知名度,銷量在同樣商品里排名比較靠前。
為應對快件量的劇增,同時做好電商產品與快遞的無縫對接,優而信公司在縣城工業園內新建了靖安縣電子商務產業園,集電商培訓、電商倉儲、農特產品展示、創客中心、快件操作于一體。環境的改善,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人到靖安從事電商事業。目前,已經入駐園區的電商企業有5家,還有4家有入駐意向,正在洽談中。
電商的快速發展,尤其是對農村經濟的巨大帶動作用,引起了靖安縣委、縣政府的高度重視,縣政府主要領導先后數次調研電子商務產業園,并在園內召集政府相關部門和主要電商快遞企業召開現場辦公會,研究通過政企共同努力做大做強靖安的電商產業,打造一批具有全國知名度的農特產品牌。
為此,靖安縣政府制定了《加快電子商務產業發展的實施方案》,設立200萬元電子商務發展專項資金,在電商園區、農村電商服務站點、電商運營、物流配送等方面給予政策扶持。根據這一方案,政府對優而信公司在電子商務產業園建設和“快遞下鄉”方面給予稅費減免和補貼共80萬元;對入駐園區的電商企業,由政府承擔場所租賃費。
此外,為讓更多的人參與到電商事業中,當地的勞動就業部門委托優而信公司開展電商培訓,每月舉辦一期,每期30人以上。目前已成功舉辦2期,培訓80余人。
企業助力精準扶貧
靖安縣大部分鄉鎮位于大山深處,離縣城遠,交通條件比較差,許多山里的農副產品難以及時運出去,而當地又缺少加工企業,導致百姓致富無門,脫貧壓力巨大。
優而信公司在謀求自身發展的同時不忘責任擔當,積極利用覆蓋全縣所有鄉鎮的電商快遞服務站,構建農村與外界的橋梁,讓致富信息進得來,農產品出得去,幫助人們脫貧增收。
據介紹,優而信公司招聘農村有一定文化基礎的貧困戶擔任電商快遞服務站站主,對其開展系統規范的電商培訓,同時對當地的特色農產品進行加工、包裝和宣傳,通過公司的電商平臺銷售。靖安縣中源鄉的電商快遞服務站站主介紹:“我身有殘疾,都是靠政府低保維持生計。
后來優而信公司主動聯系我,讓我負責中源鄉的電商快遞,我當時想也沒想就答應了。
經過電商培訓后,我開始在網上銷售農產品,剛開始沒什么訂單,后來優而信公司又指導我推出具有本地特色的綠色、有機農特產品。現在我每天有十幾個訂單,年收入能有2萬元,名字也從政府脫貧名單中移除了,這讓我更加堅定了從事農村電商的信心。
優而信公司還采取“公司+基地+貧困戶”的模式帶動貧困戶增收。熟透的絲瓜自然風干后變成絲瓜絡,非常適合洗碗。優而信公司2016年在網上嘗試銷售后,每天要發100多件,貨源供不應求。
為保證貨源供應和產品質量,今年優而信公司和縣城附近的9個行政村簽訂了共計135畝的絲瓜絡包銷收購合同,其中包括53戶貧困戶的65畝。該公司傳授種植技術,最后進行統一收購。
每畝可產1200個絲瓜絡,以平均收購價6元計算,每畝銷售額7200元,凈利潤4000元,每戶貧困戶平均增收8000元。
據介紹,優而信公司明年將進一步擴大種植規模,達到500畝的規模,納入500戶貧困戶,年銷售收入實現300萬元。
本文已標注來源和出處,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 7-31· 2018年城市配送群雄廝殺 洗牌過后誰主沉浮
- 8-8· 餓了么聯手點我達 即時物流下半場“廝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