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利”重壓下的快遞業,盈利點在哪?
近年來,電子商務的崛起使快遞業出現了井噴式的發展。與此同時,快遞發展的社會經濟效益日益顯現,據國家郵政局統計,2014年我國快遞業直接吸納就業超過120萬人,支撐網購就業超過千萬,帶動工業品銷售下鄉1600億元,推動出口近千億元,支撐國內網購交易額突破2億元,快遞業儼然成為近年來拉動國內經濟增長的一匹“黑馬”。
但是在美好的“錢景”下,快遞業卻因電商的快速發展“滋生”出許多問題。電商業務占比過高,使快遞業陷入同質化競爭,激烈的價格戰也導致快遞業進入“微利時代”,尋找快遞發展“新引擎”的重要性日漸凸顯。沈陽市和平區快遞加盟商藺超向《現代物流報》記者表示:如今很多與自己一起做快遞加盟的朋友都處于不盈利的狀態,有的甚至已經開始嚴重虧損。
延長快遞服務鏈創造新的盈利點
亞馬遜中國在對快遞服務鏈條上的掘金似乎“快人一步”,早在2013年11月起,亞馬遜就在北京、上海、廣州、成都四大城市首推晚間送貨服務,隨后,中國郵政、順豐、圓通、申通、韻達等國內快遞公司也宣布,九大快遞公司將“試水”為消費者提供定制化服務,其中包括超過5000條城市間線路的“次日達”、預約時間、自提等多項服務,這些增值服務在滿足消費者個性化需求的同時,也為目前微利的行業帶來新的盈利點。
事實上,這些基礎服務仍然難以解決各大快遞公司微利甚至虧損的問題。如今,生鮮食品電商正逐漸進入市場需求引領下的快速發展階段,冷鏈配送無疑將成為物流快遞業的一個新的增長點,重壓之下,面對冷鏈配送這片“藍海”,快遞巨頭也按捺不住,紛紛謹慎試水。
但生鮮產品冷鏈配送對倉儲配送的要求相對較高,需要快遞企業投入較大的資金,這提升了冷鏈配送的準入門檻;且我國冷鏈物流的運輸設備、基礎設施陳舊,相關的信息技術和管理水平相對落后,制約了冷鏈物流的發展。很顯然,快遞公司涉足冷鏈物流領域自然也要面對相關的問題。
另一方面,一二線城市快遞配送市場已經接近飽和狀態,“快遞下鄉”成了快遞公司的另一“掘金”方法。
據了解,農村快遞市場曾主要被郵政的EMS占據,民營快遞企業鮮有涉及,但農村快遞市場蛋糕越來越大。在一、二線城市市場趨于飽和的情況下,電商紛紛將渠道下沉,挖掘縣城以及鄉鎮的網購潛力。此外,隨著消費者對農特產品的追捧,以產地直采、直供模式為消費者提供農特產品的電商開始受到消費者的青睞,這些電商也把快遞作為尋求農產品“走出去”的捷徑,電商對快遞企業的依賴,成為快遞企業的又一“盈利”商機。
加強跨領域合作創新融合有“錢景”
有業內人士表示:如今無論是互聯網業、制造業、金融業、流通業、服務業的邊界已經逐漸模糊,且競爭激烈,企業與企業之間跨界合作,企業自身謀求轉型都已是大勢所趨。
提到跨界合作,快遞公司與電商平臺間的合作算是業內的“重頭戲”。
如果說跨界合作是快遞公司和電商平臺嘗試多元化發展的結果,那么在競爭之上,作為“同一個戰壕中的戰友”,兩者更深入的關系依然是合作。電商平臺自建物流覆蓋范圍有限,而快遞公司則要從附加服務中尋找新的盈利點,因此,從提高用戶體驗出發,二者展開合作可以幫助兩者在產業鏈條上突破“瓶頸”。
跨界合作不止于此,“能否在網上銷售處方藥”的問題一直熱炒,而國家對于在網上銷售處方藥的政策也尚未明確下達。但眾多快遞企業已“嗅到”商機,紛紛摩拳擦掌,準備在醫藥電商物流領域分一杯“美羹”。
據了解,在德邦、新邦等快運公司涉足藥品配送后,順豐以及阿里旗下菜鳥網絡相繼殺入醫藥物流配送領域。各大快遞企業的到來,讓原本“寧靜”的醫藥物流配送市場迎來“新老勢力”的角逐:一邊是國藥、上藥以及九州通等傳統的醫藥物流分銷企業;另一邊則是順豐、菜鳥網絡等新近介入該領域的快遞新銳。它們的戰場則是方興未艾的醫藥電商大潮與計日可期的處方藥網售藍海。
但也有業內人士分析指出:順豐、菜鳥等快遞企業具有配送網點優勢,但市場增量則是有限的,很多的藥品流通仍控制在醫藥巨頭手中;傳統的醫藥物流企業則面臨從傳統醫藥物流向電商物流轉型的困境。
這也足以證明,快遞企業要想跨領域合作還需要繼續完善自身,跨領域合作的前提是讓自己“更強”。
美國物流快遞為何“又大又強”
據了解,美國的快遞業距今已有150年,被稱為“世界上快遞物流最發達的國家”。
美國十分重視快遞公司,美政府曾將整個鎮用來建設物流和運輸中心。作為總部位于孟菲斯的聯邦快遞,專門為附近的世界500強企業做倉儲、物流、配送,包括企業的原材料進口、產品出口等全部通過聯邦快遞,這樣一來大大節省了企業的物流成本。有數據顯示,美國很多企業的物流快遞成本只有9%,而在中國很多企業的物流快遞成本占到15%~18%,那些生產型企業物流快遞成本甚至更高。
據悉,美國的快遞市場雖然龐大,但美國的快遞企業高度集中,美國主要只有UPS和聯邦快遞,美國郵政三家快遞經營公司,這就避免了多家快遞企業無序競爭,服務質量良莠不齊的問題。除此之外,美國快遞企業常常將大數據或高科技產品運用其中,不僅提高了送貨效率,還大大減少了快遞成本。
美國Postmates是一家新的互聯網快遞公司,它的商業模式與傳統的快遞同行并不相同。Postmates主營業務針對那些并未在網上提供產品,以及本身為客戶提供送貨或短距離送貨的商戶,定位為按需定制的快遞服務。消費者、企業和快遞員通過Postmates這樣一個利益相關者的交易平臺,互相創造附加價值,它借助智能手機的廣泛使用,推出了一小時同城送達快遞服務。
Postmates通過移動科技允許快遞員通過智能手機向系統發送他們的位置,系統通過對快遞員的位置進行追蹤向他們分配任務。因此快遞員在已有的配送任務外,仍可以借助系統獲得額外的配送任務,而且快遞員被允許接受額外快遞業務。與Postmates合作的零售商戶,在消費者付費要求零售商快遞發貨后,商戶可以通過iPhone、iPod Touch或iPad等,向位于店鋪附近的快遞人員發送服務需求信息。
- 6-4· 美國重壓之下,伊朗終于扛不住不再嘴硬,前后態度180度大轉變
- 4-8· 跨境物流企業逢勁敵,重壓下路在何方?
- 3-28· 走進滄港鐵路:重壓中的堅守與發展
- 7-21· 分析:微利時代民營快遞企業的發展現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