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勞動密集型產業轉型,餐飲頭部企業大范圍引入送餐機器人
每天微信步數破20000,端起、放下沉重的餐盤200次,這就是如今大街小巷餐廳里傳菜員每天的工作。
“像個機器人一樣。”一家連鎖火鍋餐廳的傳菜員這么說到。
新華社《2019中國餐飲業年度報告》指出,盡管中國餐飲市場已達到4萬億規模,但仍然屬于勞動密集型產業,一線員工數量均值與管理員工數量均值比為7.38:1。一線員工依舊在從事著重復、機械的工作,對產業提供的附加價值低,也無法幫助個人能力發展。
同時,餐飲管理者也面臨著同等程度的困境。伴隨著近年來人口紅利消失,勞動密集型產業人力成本驟然上升,餐飲行業的利潤空間被進一步擠壓,發展的空間與速度受到了限制。
面對行業發展瓶頸,通過技術提升勞動效率,改變低質量、低附加價值的勞動結構成為了餐飲行業轉型的關鍵。送餐機器人正是助力餐飲業實現智能化升級的科技成果。
送餐機器人“上崗”,承包傳菜任務
“嘟嘟嘟,小主您的餐到了。”發出這萌系可愛聲音的是一臺名為“歡樂送”的送餐機器人。后廚員工出餐時直接將餐品放置在機器人托盤上,點擊屏幕餐桌號,機器人就能通過自主導航移動到顧客餐桌,過程中無需服務員介入。
根據“歡樂送”數據管理平臺普渡云數據表明,機器人一天送餐300-400盤,而普通服務員每日送餐約200盤,1臺機器人工作效率已與1.5-2名服務員相當。在10月期間,昆明某家知名連鎖火鍋餐廳最高單日傳菜756盤,平均每天傳菜465盤,送餐機器人已經基本承擔了所有傳菜任務。
與此同時,機器人每月租賃成本不到3000元,使用壽命可達十年,而許多餐廳服務員每月綜合成本至少有5-6萬元,機器人的投資回報周期穩穩控制在了一年以內。
目前,普渡科技研發的送餐機器人“歡樂送”已落地海底撈、呷哺呷哺、巴奴毛肚火鍋、西貝莜面村、德莊火鍋、旺順閣、京東X未來餐廳等數千家知名餐飲品牌門店。頭部餐飲企業大舉引入機器人,送餐機器人正在成為餐廳標配。
讓服務員回歸服務,讓一線員工更有價值
“如果機器人完全勝任了傳菜這份工作,那還需要服務員嗎?”當送餐機器人上崗后,許多服務員最擔心的就是自己的生計問題。
實際上,機器人并不是將人完全替代,而是為餐廳進行人力結構的優化。餐廳將服務員更多配置在前廳服務,讓服務員能專心負責固定區域內的顧客服務,對需求進行更積極的響應,從而不會出現顧客找不到服務員的情況。
讓服務員回歸服務,讓傳菜這類重復、機械的工作完全交給機器人。這才是創造餐飲行業高人效的根本策略。
餐飲智能化新階段,用技術喚醒行業潛力
“未來一部分餐飲企業會成為文化公司,還有一部分餐飲企業會成為科技公司,但能位居金字塔尖的餐飲企業一定是科技與文化結合的公司。”普渡科技創始人兼CEO張濤表示。
當前國內大型餐飲企業開始初步嘗試智能化轉型,機器人和餐廳運營的有機結合開拓了新的創新點。除了送餐流程以外,餐飲流程中更多機械化、重復度高的工作,或待提升效率與吸引力的環節,都可以通過餐飲機器人實現突破。
為此,普渡科技已準備好了一套更為完整的方案——Pudu2.0+全方位智慧餐廳服務機器人方案。針對用餐過程中的每一個關鍵環節,普渡科技都可以研發出與之對應的服務機器人,例如迎賓、回盤、清潔機器人等,并通過5G大數據中心進行高效管理,真正意義上實現餐飲智能化的轉型。
目前,普渡科技正在進行全新機器人的研發。據悉,今年12月,普渡科技將推出兩款全新的餐飲機器人產品,豐富餐飲機器人的形態及落地場景,提供更加全面的餐飲機器人服務。
- 12-1· 密集開工“跑步”進場 西部鐵路建設提速
- 5-5· 勞動節,老鐵路站好最后一班崗
- 11-19· 勞動力短缺,北美企業機器人訂單創新高
- 11-15· 勞動力短缺,北美企業機器人訂單創新高
- 11-1· 多部門密集發聲 強化平臺經濟反壟斷信號
- 5-27· 工程密集落地 區域交通一體化駛上“快車道”
- 2-25· 多方密集部署 緩解外貿企業貨運難題
- 8-20· 多部門密集發聲 肉籃子菜籃子價格穩定有保障
- 11-25· 新一輪更大力度支持中西部發展新政將密集落地
- 11-20· 國家郵政局發11條重點提示保障快遞員休息權等勞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