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T、Ninja、Kerry巨頭盤踞,中國快遞為何劍指東南亞
導語:長期以來,東南亞的市場都不缺乏中國快遞巨頭的身影。通達系、順豐、百世等快遞企業在國內奮力搏殺的同時,另一個戰場也烽煙四起。今天,小編帶你了解,東南亞為何能成為中國快遞大佬們的[第二賽道]?
一、國內企業為何要走出國門?
1.國內快遞市場現狀 ——“蛋糕”足夠大,你怎么“切”?
從物流概念誕生至今,我國物流已度過40多個年頭了,伴隨著社會流通體系的發展和電商的爆發,目前電商已經成為了快遞的第一驅動力,2008至2018年我國電商與快遞分別實現年復合增速+50%和+42%的快速增長。、當前中國快遞市場體量足夠龐大,遠超單一龍頭企業的網絡承載力,而各龍頭間實力相近,因此當前快遞行業競爭格局仍分散,寡頭格局未能形成。具體來看,我國商務快遞市場總量占比約15%,其中順豐、通達系為龍頭;電商快遞市場總量約占85%,其中三通一達、百世占據行業前5業務量份額,在全市場的業務量份額合計達到69%,他們主要是面向淘寶、拼多多等電商平臺,為第三方服務龍頭;而京東、蘇寧也自建物流,服務各自電商平臺,分別占據自身市場。
2. 快遞市場競爭激烈,巨頭們另辟蹊徑。
2018年,我國快遞行業CR6已上升至72.30%,相較于2017年上漲5.7%。行業競爭的激烈度已經到了一個新的層次,主要有2015年以來,中通、韻達通過降價提質實現市場份額的擴張,就連順豐也在2018也加入了價格競爭;其次二線快遞漸漸出局,交出了自身的市場額度。伴隨著激烈的競爭,巨頭企業們的業務量爭奪從尾部一直到頭部,優勝劣汰。隨著人口紅利見頂,嚴重影響到了我國的快遞市場增速。2018年,我國快遞總量507億件,同比增長27%,不到2年,我國快遞行業增速從51%下降了近一半。快遞企業們不得不另辟戰場,尋找機遇。
3.政策資本推動出海
隨著「一帶一路」戰略的推動,我國貿易對外逐漸暢通,給了國內物流企業「蜂擁出海」很大的機會。另一方面,隨著近兩年BATJ(百世、阿里、騰訊、京東)在海外的電商、零售等各個領域巨額投資,物流企業們獲得了出海的最好時機。
二.國內快遞大佬們為何劍指東南亞?
(1)東南亞人口多,與中國相鄰。
東南亞的人口比較稠密,在400多萬平方公里的面積中,擁有超過美國2倍的人口總量。從全球人口密度排行來看,除了東帝汶和排名35的老撾,其他9個國家都在前30。特別是新加坡,以每平方公里7900人遠超第二名的孟加拉國。東南亞的高人口密度和產業文化像極了早年的中國,需要一波力量推動其經濟發展,拉動社會內需。對物流企業來說,這是另一塊決勝戰場。
(2)物流相對落后
相比于其他國家,東南亞的絕大多數物流形式卻相對落后,沒有一套完整的物流體系,只覆蓋了大部分的一二線城市。一方面,東南亞的基礎設施相對欠缺,另一反面由于地理位置的制約,不同地區經濟發展有所差異,對于貨物時效及服務無法滿足。例如:在千島之國的印尼,最后一公里配送一直是個棘手的領域。基礎設施欠缺,街道命名和門牌編號混亂,收件人可能住在某個遠在天邊的小島上。這讓快遞公司很難保證將包裹順利送到顧客家中。除此之外電商的到來加劇了這一問題。國有郵政等傳統物流企業并不具備處理大量、高頻小件包裹的能力。除此之外人口密度較高,導致交通不便,摩托車是其末端主流工具。國內電商大佬們瞅準東南亞快遞“需求沖突”,摩拳擦掌。
(3) 東南亞地區電商“大爆發”!
2018年,電商領域成為東南亞地區增長最快的行業之一,同年3月,阿里巴巴宣布將向東南亞電商平臺Lazada追加20億美元的投資,持股比例高達83%。算上上次投資,阿里對Lazada的總投資額已經達到40億美元。巨頭阿里的重投意欲何為我們不言而喻。在過去的3年里,東南亞電商行業也給數字經濟交出了一份數字大爆發的成績單,2017年,東南亞地區商品交易總額(GMV)接近110億美元,2018年,該數字甚至超過了230億美元。相比,2015年,東南亞地區電商市場規模僅達55億美元,如今已是翻了兩番,年復合增長率達62%。Lazada、Shopee和Tokopedia等網購平臺的存在,是該地區電商行業崛起的主要推動力之一。自2015年以來,這3大電商平臺的總規模增長了7倍以上,遠遠超過了該行業的其他參與者。2018年,Lazada在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印尼、菲律賓和越南等6個國家都舉辦了“雙11”促銷活動。根據Lazada公布數據,“雙11”當日有超過2000萬的消費者進入其平臺瀏覽和網購商品。Lazada馬來西亞站報告稱,該公司在短短不到9個內就打破了2017年創下的銷售記錄。根據Lazada馬來西亞站數據,該站點每分鐘的交易量超過3000筆。電商快遞巨大需求的產生,為快遞行業擴大蛋糕面積。
三、順豐、通達系,“東南亞”想來就能贏?
(1)價格戰硝煙四起
由于越來越多的玩家涌入東南亞的物流市場,使得很多本土物流公司(在技術沒有和同行相差太多的情況下)只能打價格戰才能增強競爭力。而且作為購買力和消費水平并沒有很高的東南亞來說,似乎價格戰更能被大眾接受,畢竟誰不喜歡更低的價格買來同等的服務呢?然而很多初創公司并沒有十足的資金支持他們打價格戰,在燒了一段時間的錢以后,尋求投資似乎是他們惟一的出路。
(2)東南亞地形特殊,網點布局、末端配送難度大
東南亞物流基礎設施欠缺合理和效率、操作流程不規范、物流人員缺乏專業知識,且行業信息化程度低,存儲和終端處理協議很少與貨物特征(行程距離,包裹大小,重量等)相關聯。加上消費者散落各地,地緣環境復雜多變,伴隨包裹數量和倉庫數量的同步滋長,這一過程變得愈發復雜,其實上述內容亦是東南亞各國的普遍問題。又如萬島之國印尼,國家疆域大,從地緣環境來說島嶼間運輸不便,交通也非常堵塞。快遞網點布點面臨巨大考驗,另外街道命名和門牌編號混亂,收件人可能住在某個遠在天邊的小島上,這讓末端派送很難實現包裹順利的貨上門。
(3)增值服務能否兌現
根據歷史的經驗(Grab和Uber等等)告訴我們,價格戰并不是一個正確且持久的方法。為了在競爭中生存下去,一些物流公司開始優化升級自己的服務,例如把配送時間分為特快、隔日送達、1-3天送達等等,但是就現在的狀況而言(無論是東南亞的地理情況還是當今市場)客戶們并沒有要求這種服務,而且一些公司往往會因為過度承諾導致沒法將快遞按規定時間送達,反而導致物流市場更顯混亂。
(4)本土快遞獨角獸企業發展突出不容小覷。
Ninja Van
Ninja Van 的總部在菲律賓,同時也在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越南和泰國運營;它的目標是“讓你的包裹不再那么麻煩”。該公司旨在幫助企業簡化交付過程,讓用戶可以輕松地自動設置服務,使其簡單、可靠和靈活。通過無縫連接企業和配送司機,Ninja Van 給客戶提供實時跟蹤的運輸服務,以及有競爭力的價格。這樣,企業不僅可以輕松地處理物流需求,還可以享受一些額外的福利,比如退貨、貨到付款或者線上支付。此外,用戶不必擔心需要在特定時間取包裹,因為 Ninja Van 使用的是包裹箱,客戶可以使用代碼從附近的代收點取回他們的包裹。
Kerry Express
Kerry Express嘉里物流是亞洲首屈一指的物流服務供應商。嘉里快運成立于2006年,目前在泰國有超過200個辦事處。公司在香港上市,總部在泰國。Kerry Express是泰國首屈一指的小包裹快遞公司。嘉里快遞除了在泰國服務外,在香港,臺灣,越南和馬來西亞也十分知名。Kerry Express送貨服務是第二天送達收貨人所在的地區服務點,服務地區覆蓋全國各地超過99.9%。分店、包裹店、 服務點遍布泰國,讓包裹更快更舒適地運送到目的地。Kerry Express還提供網上使用信用卡和借記卡付款服務。Kerry Express所在的曼谷地區所設的服務點超很多,基本走幾步路便可找到一家。再來看看Kerry物流過去3年的業績表現,2018年營收額超過100億泰銖,2017年60億泰銖,2016年30億泰銖。其2018年的凈利潤額為10億泰銖。
J&T Express
J&T Express 成立于2015年,創始人李杰,同時李杰也是OPPO在印尼的創始人。自成立以來,以極致的服務態度為電商以及更多客戶提供東南亞前沿的快遞收發體驗。截止目前J&T Express已實現東南亞7國超過5.5億人口的全覆蓋,同時也是在東南亞,J&T Express擁有100多家大型轉運中心、100多臺自動分揀設備、3000多輛自有車輛,同時還運營4000多個自營網點和1000多個加盟網點,員工數量已超過60000名。J&T Express目前每月收派5500萬個包裹,預計2019年收派包裹將超過7億個。J&T Express是東南亞首家和電商合作的快遞公司,電商圈,只要提到收發快遞哪家強?電商們的回答一定是J&T Express,如果一定要在這個問題上加一個為什么?那是源于J&T Express高密度全方位的網點布局,服務靠譜以及快速理賠這樣的優質服務。除此之外,J&T Express不僅僅是電商,還是東南亞各國“李嘉琪”這樣的網紅、帶貨大V的合作快遞首選品牌。我們撥開服務層面看資本端,江湖傳言J&T Express的資金來自步步高集團董事長段永平和OPPO。目前J&T Express快遞業務已經鋪滿東南亞各國所有的電商平臺,其中就包括有騰訊、京東、阿里等中國資本注入的電商品臺Shopee、Lazada、Tokopedia、Bukalapak等。據印尼媒體報道除電商平臺合作外,早在兩年前J&T Express旗下一家名為Jet commerce的電商服務平臺和Alibaba.com已經開始了合作,為客戶司提供包括電商業務咨詢、市場營銷培訓、出口戰略以及通過Alibaba.com的網絡在全球范圍內尋找潛在客戶的服務。今年Jet commerce和alibaba在印尼又有了新的合作項目——GET Global Ecommerce Talent。
不難發現J&T Express合作電商平臺的資方基本為中國電商巨頭,小編無法猜測J&T Express與阿里巴巴、京東、騰訊背后到底是一種什么樣的關系?又是誰在J&T Express背后支持?這里再說個題外話:據可靠消息稱J&T Express今年有意進軍國內快遞市場。在東南亞風生水起的J&T Express,現在殺入國內快遞紅海讓人驚訝,會用怎樣的招式殺入國內?究竟是錢多人膽大還是技高人膽大?小編和大家拭目以待。
結尾:東南亞快遞物流市場,給中國的物流企業帶來了契機。目前,中通已經牽手柬埔寨郵政,百世在泰國曼谷運營,順豐在緬甸通過收購加強物流布局。中國的物流企業在這個市場展現出了更多的成功經驗,但完全滲透東南亞還需要多久?并且是否能真正做到不斷優化客戶體驗,發展自己的核心競爭力?以及國內快遞巨頭是否能PK現有快遞企業?這一系列問題還需要時間來驗證,但小編相信在未來,東南亞快遞物流領域一定會冒出幾家中國巨頭。
- 3-7· Xamarin 聯合創始人 Miguel de Icaza 已經離開微軟
- 11-10· AMD 發布 Instinct MI200 系列:首款百億億次級 GPU 加速器
- 10-14· 曝AMD RX6600 將于10月13日發布
- 10-11· 曝AMD RX6600 將于10月13日發布
- 8-2· AMD AM5 / LGA1718 CPU 接口再曝光:金屬扣具類似英特爾
- 6-17· AM5全新接口!AMD Zen4銳龍明年二季度提前降臨
- 5-7· AMD臺北電腦展發布會確定!
- 4-13· AMD銳龍7000系列Raphael CPU路線圖曝光 或于2022年推出
- 4-13· 繼一加 & 哈蘇后,曝三星將攜手奧林巴斯提升相機性能
- 4-9· AMD 以 350 億美元收購賽靈思(Xilinx)交易獲得股東批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