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度長江水路運輸市場運行平穩,市場整體表現良好
前三季度,面對國內外風險挑戰明顯增多的復雜局面,我國經濟發展堅持穩中求進總基調,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深化改革開放,著力做好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工作,經濟運行繼續保持在合理區間,延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發展態勢。三季度我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同比增長6.0%,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長6.2%;三季度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均值49.7,前三季度PMI在臨界區上下浮動,顯示制造業總體保持平穩發展趨勢,企業采購需求穩定;前三季度交通運輸業保持穩定增長,增速為7.4%。
受行業內外部因素影響,前三季度長江水路運輸市場運行平穩、穩中有進,長江干線港口貨物吞吐量與去年同比穩步增長,企業經營效益總體與去年同比略有下滑。
前三季度市場總體表現良好
三季度,長江干線港口完成貨物吞吐量8.3億噸,較去年同期增長13.3%。其中,外貿貨物吞吐量完成1.1億噸,同比增長2.2%。集裝箱吞吐量完成497.1 萬TEU,同比增長2.3%。
三季度主要貨種吞吐量除水泥外均較去年同期均有所增長。其中,煤炭及制品吞吐量完成1.8億噸,同比增長11.6%;金屬礦石吞吐量完成1.6億噸,同比增長8.4%;礦建材料吞吐量完成2.0億噸,同比增長52.4%;石油天然氣及制品吞吐量完成3204萬噸,同比增長11.8%;非金屬礦石吞吐量完成3560萬噸,同比增長16.3%。
三季度,重慶、宜昌、岳陽港旅客吞吐量總計完成128.6萬人次,同比增長12.5%;主要港口集裝箱鐵水聯運量總計完成4萬TEU,同比下降14%。
前三季度長江干線港口貨物吞吐量共計完成23.5億噸,同比增長11%。其中,外貿貨物吞吐量完成3.1億噸,同比增長2.8%。集裝箱吞吐量完成1432萬TEU,同比增長3.0%。
主要貨種中煤炭及制品吞吐量完成5.5億噸,同比增長10.3%;金屬礦石完成4.5億噸,同比增長3.7%;礦建材料完成5.4億噸,同比增長40.5%(從2019年1月起,長江江蘇段江中過駁貨物吞吐量納入統計范疇,礦建材料多為江中過駁作業,增幅較大);石油天然氣及制品吞吐量9342萬噸,同比增長3.3%。
前三季度南京、蕪湖、九江、武漢、黃石、荊州、重慶、瀘州港集裝箱鐵水聯運量總計完成12萬TEU,為去年同期的81%;重慶、宜昌、岳陽港完成旅客吞吐量291.7萬人次,為去年同期的97%。
干線港口吞吐量逐季增長
前三季度,長江干線港口貨物吞吐量總體呈現逐季增長態勢,二季度較一季度環比增長19.3%,三季度較二季度環比增長2.5%。受春節長假因素影響,吞吐量在2月下降至最低,6月份則增至全年最高,三季度整體平穩。
長江下游港口除揚州港小幅下降外均呈較好增長態勢;中游港口吞吐量總體略有增長;上游港口吞吐量總體小幅下降,部分港口貨物吞吐量下滑主要受環保整治停產等因素影響。
大宗散貨吞吐量增幅好于專業化運輸貨物。其中,大宗散貨吞吐量呈較快增長態勢。受去年基數較低及今年需求增加等因素影響,前三季度煤炭、金屬礦石、礦建材料吞吐量同比均增長,其中煤炭、礦建材料增速較快。
前三季度,集裝箱吞吐量同比增長3%,增幅較去年同比下降2.5個百分點,其中鐵水聯運量完成12萬TEU,與去年同比下降19%。
前三季度,國內石油進口量穩步增長,長江干線石油天然氣及制品小幅增長,增幅與去年同比下降約6個百分點,化工原料及制品增幅較去年下降約2個百分點。
旅游客運吞吐量較去年同比略有下降。前三季度,長江干線旅游客輪接待游客291.7萬人次,同比下降3%。其中宜昌港完成141萬人次,同比增長2.2%;重慶港完成144.31萬人次,同比下降6.6%;岳陽港(新增旅游)完成6.3萬人次。
此外,受汽車銷售量下滑及汽車排放標準切換的影響,滾裝運輸車源減少,載貨汽車滾裝運輸持續下降。
航運景氣指數持續回升
前三季度,受宏觀經濟及水運市場供求關系影響,主要干散貨運價先降后升,集裝箱運價總體小幅下跌,景氣指數持續回升,信心指數先揚后抑。
前三季度干散貨運價指數先跌后升。長江干散貨綜合運價指數一季度下跌6.69%,二季度下跌8.4%,三季度上漲8.3%,綜合運價指數維持在731-855點之間調整。9月較去年同期下降5.11%。其中,煤炭、金屬礦石、礦建材料、非金屬礦石6月運價指數較去年同期分別上升2.9%、-11.9%、-6.5%、-4.9%。
集裝箱運價指數總體小幅下跌。長江集裝箱運價指數一季度下跌1.6%,二季度下跌1.3%,三季度下跌3.4%,綜合維持在1040.9-1109.2點。9月運價指數較去年同期下降5.5%。其中,上游、中游、下游運價指數較上年同期分別下降0.3%、7.6%、6.5%。
景氣指數持續回升,信心指數先揚后抑。前三季度長江航運景氣指數分別為98.8點、104.4點、104.7點,企業信心指數分別為103.4點、103.9點、101.3點,其中景氣指數除一季度外均處于景氣區,信心指數前三季度均處于景氣區。其中港口企業景氣指數均高于航運企業;下游景氣水平均好于上、中游;貨運景氣水平好于客運;液體散貨運輸景氣指數好于干散貨、集裝箱、滾裝汽車。
預計全年貨物吞吐量穩中有進?
當前,國內外經濟形勢依然復雜嚴峻,全球經濟增長放緩,外部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增多,國內經濟下行壓力較大。為此黨和國家采取了一系列積極有效的措施,抓好發展這個第一要務,把穩增長、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進一步向改革開放創新要動力,從拓寬國內市場需求挖潛力,以改善民生為導向培育新的有效投資和消費需求,增強經濟發展韌性,頂住經濟下行壓力,狠抓“六穩”工作落實,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總體來看,宏觀經濟形勢和市場需求對水路運輸構成有效支撐,預計四季度長江干線港口貨物吞吐量將有所增長,全年預計完成貨物吞吐量31.6億噸,與去年同比增長11.3%。其中,外貿貨物吞吐量預計完成4.1億噸,同比增長2.5%,集裝箱吞吐量預計完成1932萬TEU,同比增加2.5%;主要貨種中,煤炭、金屬礦石、礦建材料、石油天然氣及制品、化工原料及制品的全年吞吐量預計分別完成7.2億噸、6.0億噸、7.0億噸、1.3億噸、1.0億噸,同比分別增長12.0%、3.5%、40.0%、4.0%、5.0%。
- 4-21· 一季度全國鐵路發送旅客10.74億人次
- 4-21· 一季度全國鐵路發送旅客10.74億人次 同比增長5.9%
- 4-21· 一季度國家鐵路發送貨物9.7億噸 同比增長3.1%
- 4-14· 一季度國家鐵路發送貨物9.7億噸 同比增長3.1%
- 4-14· 一季度全國鐵路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312億元
- 4-14· 一季度全國鐵路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312億元 同比增長5.2%
- 12-16· 前三季度運輸量306.6億噸 我國公路貨運有哪些新特點?
- 12-9· 前三季度冷鏈物流總額達6.40萬億元
- 11-25· 前三季度我國冷鏈物流總額6.4萬億元 同比增長4.2%
- 11-14· 前三季度支持科技創新和制造業減稅降費退稅超兩萬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