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全球競爭力排名中國位列28,在多個領域表現突出
10月9日,世界經濟論壇發布最新一期《全球競爭力報告》。在全球競爭力綜合排名中,中國位列第28位,在市場規模、創新能力和技術通信領域有較為突出的表現。
世界經濟論壇的《全球競爭力報告》于1979開始發布,對推動生產力和長期經濟增長的各項動力進行年度評估。評估的基礎是“全球競爭力指數”(GCI),該指數通過12項支柱下的103項指標,對141個經濟體的競爭力狀況進行分析。每項指標采取0-100分的計分制度,可以展示一個經濟體距離理想狀態或者“滿分”競爭力之間的差距。本次報告新加坡綜合得分84.8分(滿分100分),成為距離競爭力滿分最近的國家。其他進入前十名的G20經濟體包括美國(第2位)、日本(第6位)、德國(第7位)和英國(第9位),而阿根廷(下降兩位,跌至83位)成為排名最低的G20成員國。
報告指出,全球金融危機已過去十余年,盡管各國已采取一系列的刺激政策,但全球經濟仍處于生產率增長緩慢或持平的周期中。在來自全球141個經濟體的競爭力綜合排名中,新加坡憑借84.8分的成績躍升為首位。中國則保持了去年的成績,位列榜單第28位,在金磚國家中表現最好。
本文圖片 央視新聞世界經濟論壇經濟學家 蒂埃里·蓋格爾:中國大陸的表現非常不錯,排名第28位,分數有所提升。我們看到(中國的)能力,在某些領域達到發達經濟體的水平, 創新能力發展得非常快。
本年度報告同時指出,不斷變化的地緣政治背景以及不斷加劇的貿易緊張局勢,加劇了全球經濟的不確定性,這可能導致經濟放緩。報告提醒政策制定者全面整體地考慮并制定方案,關注高質量發展,更好地平衡短期因素與季度報告、選舉周期之間的關系。
世界經濟論壇經濟學家 蒂埃里·蓋格爾:國際貿易體系還是很好的,雖然需要再完善一些內容,但是以規則為基礎的體系是大方向。增加關稅的做法是沒有益處的,所以說這個意義上的保護主義是不好的,緊張局勢會引發不確定性,會影響商業情緒,會加劇全球經濟長期放緩的形勢。
央視記者 薛婧萌:2019年世界經濟論壇《全球競爭力報告》再次強調了開放的重要性。此外專家們還指出更大力度的教育投資、技能培訓以及更加平衡具有包容性的發展模式都將助理全球經濟的健康發展。
- 4-18· 始于青島,布局全球,全球捷運:國內領先的跨境物流服務企業
- 6-9· 北京全球創業大賽吸引5000余項目報名
- 3-21· 馬斯克最新大餅:特斯拉的“宏圖”第三篇章猜想
- 3-14· 最新!2022年全國部分省網絡貨運運營情況匯總!
- 3-14· 最新!2022年全國部分省網絡貨運運營情況匯總!
- 1-27· 全球首張!順豐物流無人機獲中國民航局運行牌照 可噸級運載
- 1-7· 全球首創!北京冬奧列車暨高鐵5G超高清演播室上線
- 12-17· 全球首個零碳碼頭智慧綠色能源系統在天津并網發電
- 11-26· “全球首個 2nm 芯片”亮相
- 11-10· 全球首個奧林匹克頻道央視 CCTV 16 已實現全國 31 個省份全覆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