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級智造標桿,江淮輕卡生產基地都有哪些不同?
金秋九月蟹兒肥,隨著陽澄湖大閘蟹正式開捕,全民吃蟹的熱潮再一次來襲,而今年的熱潮似乎比往年要更加猛烈:2018年中國大閘蟹產業規模達到985億,預測今年有望突破1000億元!
大閘蟹銷售額的不斷增長為物流運輸帶來不小的考驗。順豐大閘蟹物流大數據報告表明,我國每年金秋運蟹近3億只,相當于一次鐵路春運。然而,作為生鮮產品的代表,大閘蟹對物流運輸的要求極高,今年開捕節后不久又是十一國慶節,寄遞單量猛增,這些都對物流運輸行業提出了極大的挑戰。
2008年,順豐寄遞陽澄湖大閘蟹第一單拉開了快遞公司運送大閘蟹的序幕,此后十多年間,順豐在大閘蟹運輸的能力上一再精進,從運輸速度、溫控存儲、中轉保障等各個環節尋求突破,嘗試著為這道難題交出一份最令人滿意的答案。
專機+綠色通道為“嘗鮮”保駕護航
2019年,在大閘蟹業務高峰期到來時,順豐出動6架全貨機的“專心”運蟹,保證大閘蟹出水后第一時間從周邊的上海、無錫、南京、常州、杭州、寧波等個機場直接裝載運輸,每天運量達到500噸。
順豐大閘蟹全貨機
除了專機待遇,順豐還全方位解鎖陸路運輸姿勢:新增100多條專項線路,保障大閘蟹寄遞工作可做到“專貨、專線、專運”;搭上高鐵快車,日處理量可達10噸以上;優化支線車輛資源的投入,為消費者爭搶每一秒新鮮美味時間。
為了能夠充分保障國慶節大閘蟹高峰寄遞需求,除了增加15%的人員售后投入,順豐還開通了100余個線下“綠色通道”,保證大閘蟹快件優先中轉,同時設置線上地區綠色通道,受理客戶咨詢和投訴,同時為中大型月結提供QQ、微信對接及駐場服務。若是消費者收到的大閘蟹包裹有問題,在簽收24小時內,寄件方可以使用微自助服務,在順豐速運服務號自行上傳破損照片,大幅提升處理時效。
在專機+綠色通道的“特殊待遇”下,今年的高峰食蟹季,順豐再次提升物流時效,讓遠在千里之外的人們品嘗到正宗鮮活的大閘蟹,過一把足不出戶的饕餮癮。
大閘蟹溫控技術保障新鮮到家
在強大的運力資源背后,大閘蟹能夠鮮至廣大消費者家中,更重要的是物流業日新月異的運輸技術支撐。
若說嬌貴,大閘蟹別看長得張牙舞爪,其實嬌貴程度完全不輸其他物品。比如,大閘蟹最適宜的保存溫度的2—8℃,這與國際通用的疫苗存儲溫度一致。而順豐日益成熟的的溫控技術,已經完全能夠為大閘蟹的鮮活“保駕護航”。
關于大閘蟹的包裝,順豐經歷了五次的更新升級。初代包裝使用的是裸泡沫箱,這種包裝法容易漏水,導致其他快件被污染,螃蟹的腥味也會很重,后來又嘗試使用包裝袋、編織片的形式,解決漏水跟難拆的問題。到2014年,順豐第一次嘗試綠色的包裝,把大閘蟹與其他的快件區隔開來,2015年又推出了第五代包裝,美觀大方,防水性非常好,一直沿用至今。
在全環節監控下,當大閘蟹跨越千里到達網點后,順豐調度管理系統會對大閘蟹快件的派送做單獨跟進,確保在最后一公里上,大閘蟹快件能享受優先派送權。此外,順豐還有成立專門的保障小組,對于異常快件及時進行處理跟進,確保每一票大閘蟹都能及時安全的到達客戶手中。
科技驅動大閘蟹產業鏈進步
早在2016年,順豐就提出了“大閘蟹行業解決方案”,嘗試從行業的高度,為客戶提供更好的、更完整的服務。2019年,順豐在全國十大閘蟹主產區深入產區、深入蟹塘,增設了多個臨時網點用于閘蟹攬收,光是在陽澄湖,就投入了60+臺滾筒機、40+移動冷庫、超百臺塑封機,保障大閘蟹收寄。
同時順豐作為一家綜合型的物流企業,一直致力于借助順豐科技力量,引領閘蟹行業科技發展。順豐自主研發的大閘蟹自動捆蟹機,今年首次在蘇州區投入使用。當地蟹農表示,自動捆蟹機操作非常方便,且使用流程簡單,輕柔不傷蟹。以前需要多人做的事,現在只需一名人員進行輔助操作即可,在提升打包效率、降低捆蟹成本、解決人工捆蟹受傷問題上給了他們很大的幫助。
順豐自主研發的全球首臺大閘蟹自動捆蟹機
作為一年一度的“網紅”生鮮,大閘蟹每年都是各大電商平臺、物流企業爭相搶占的熱點市場。順豐作為國內首批開展大閘蟹寄遞的物流企業,不斷深耕大閘蟹全產業鏈服務,為商家和消費者持續提供高品質物流服務的同時,也驅動著整個大閘蟹產業的發展與進步。
- 4-7· 哪些崗位活躍?從春招市場看人工智能產業人才供需
- 4-7· 當“世界的中關村”遇見“未來之城”
- 3-24· 世界首條環島高鐵:一條軌道上的區域發展新答卷
- 2-3· 在建世界第一高橋貴州花江峽谷大橋成功合龍
- 12-23· 錨定世界一流 廣州供電局打造標桿示范高地
- 11-21· 江淮糧倉“擴容”記
- 10-24· 世界最長海底高鐵隧道開啟“穿海之旅”
- 8-12· 在“世界超市”義烏感受外貿信心
- 7-29· 從生產一線看浙江政企應勢而動
- 5-16·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集群發展特色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