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鏈重組,張力無限(上)
醫藥進入轉型創新、全面升級階段,行業新常態的運行軌跡凸顯,現代醫藥物流發展和“互聯網+”模式的推廣應用,帶動了行業業務模式、服務模式持續創新與優化。
并購步伐加快,培育行業王者
近年來,我國藥品流通業兼并重組步伐加快。醫療行業的并購今年演繹著一種瘋狂,截止到8月底,僅醫藥上市公司的并購重組已有300多起,超越2014年的238起,交易額達1000億元。
發達國家由于藥品市場的集中度相當高,不僅可以對藥品市場進行非常有效的監管,而且降低了監管成本。從流通環節看,發達國家排在前三位的藥品分銷企業的市場占有率為80%左右,我國醫藥商業領域的集中度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因此,國內幾大企業紛紛在經濟最活躍、醫藥商業最發達的珠三角、長三角地區和首都經濟圈布下“重兵”,并在全國范圍內通過收購方式進行“圈地”運動,打造全國性的醫藥商業網絡。
縱觀近年來醫藥行業中此起彼伏的并購整合事件,我國中小企業的數量還是太多。在這種產業結構下,并購整合仍然是醫藥企業提升競爭力、產業結構優化的重要途徑之一。通過并購整合,淘汰處于劣勢的沒有特色的企業,由此建立強大的醫藥王國。
政策松綁,重塑競爭格局
據商務部發布的《全國藥品流通行業發展規劃綱要》提出,要大力推動醫藥流通企業通過收購、兼并、托管、參股、控股和強強聯合等等方式做大做強,推進藥品流通行業結構調整,通過優勝劣汰,提高企業規模經濟水平和產業集中度,實現規模化、集約化經營。現在,醫藥流通領域已經進入快速整合時代,全國性醫藥巨頭與區域性流通龍頭對業內優質企業資源的爭奪加劇,中小藥品流通企業會適時加盟或并入大型藥品流通企業,實現規模化經營。
根據《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的規定,新版GMP克服了現行管理僅局限于藥品流通環節的問題,延伸了對藥品經營環節上、下游監管的范圍,提出對藥品流通全過程、全方位管理的要求,規定藥品生產企業銷售藥品、流通中其他涉及藥品儲存、運輸的活動都要符合藥品GMP相關要求。
在目前新醫改的大背景下,GMP改造、藥品招標、流通配送等政策都逐步有利于大型企業,使得強者恒強。國內大型醫藥企業正在打造完整產業鏈,從醫藥研發制造、分銷網絡到客戶終端,打造涵蓋醫藥研發、制造和醫藥商業的平衡業務結構。
東方證券研究表明,我國制藥企業中,70%以上的企業營收不足5000萬元,近20%企業處于虧損狀態。若按照新版GMP投入300億~500億元技改花費測算,平均每家醫藥企業將投入600萬~1000萬元,改造費用將使中小企業付出2~3年的經營利潤。但從行業角度來看,新版GMP改造將加速淘汰落后的中小企業,為上市公司、龍頭企業提供并購和擴張的機會,促進行業集中度提高。從目前這種局面來看,我國醫藥流通行業三大版圖已形成,過千億企業已經形成雛形,中型藥品批發企業區域布局,小型企業開始尋找活路。整體來看,經濟轉型之下,無論是政策層面、資本市場層面,還是行業經營層面,各方面現狀都有利于兼并重組的大規模開展。
外部推動和內部發展是促進醫藥企業并購的兩股動力,基本藥物的招標采購、集中生產、配送等一系列制度的后續出臺是推動醫藥行業走向集中的外在動力,而市場競爭的加劇與自身的發展是推動醫藥企業并購重組的長期動因。
最近兩年,從行業角度來看醫藥企業的并購動因,醫藥企業之間的并購已從過去大刀闊斧地玩資本,開始變得更加理性、務實,目的已轉變為重塑產業結構、整合產業鏈。
(董鵬系通達管理咨詢有限公司首席顧問;張本忠系上海第二醫科大學醫藥衛生管理博士)(未完待續)
- 6-17· 江西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穩步向前
- 4-18· 成都中醫藥大學發布中藥 全產業鏈大模型“本草智庫”
- 3-2· 無界·新生態 | 第九屆中國醫藥物流行業年會圓滿落幕
- 2-21· 遼寧醫藥集中采購減輕群眾負擔
- 3-22· 中物聯醫藥物流分會走進江汽集團,體驗價值品鑒之旅,江淮輕卡助力醫藥物流高質量發展
- 9-27· 一票制改革,倉配速效賦能醫藥流通企業轉型
- 6-4· 順豐醫藥:獲得藥品第三方物流“告知承諾公示制”資質
- 2-17· 中醫藥進入新冠治療方案,大學生用百度飛槳一鍵識別中藥材
- 11-18· 醫藥產業供應鏈如何在5G、區塊鏈等技術的變革下重構
- 10-8· 醫藥物流市場分析